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综合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把同棋的玩法送进图书馆

       这是一种江南即将失传的古牌戏,四人同桌,有点像麻将,但加入了更多数学与逻辑推理的成分,它的名字叫“同棋”。


  台湾和桐乡两位老人通过“同棋”结识,竟成了好朋友。5月22日,89岁的老人张浙曾来到市图书馆,将他亲手写就的“同棋”规则和技法,交到了管理员的手中,他希望这套古老的棋牌玩法能够在这里永久保存。


  张浙曾了解“同棋”是在1938年。15岁的张浙曾随家人逃难来到了嘉兴新塍,在一所大宅院里,挤满了来自宁波、苏州等地100多人的逃难人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人们靠打牌度过这难熬的时光。当时,一种名叫“同棋”的数学游戏引起了张浙曾的兴趣。


  “同棋”总共105张牌,牌的形状类似牌九,牌面上标明了从“1”到“10”不同的点数,玩家每人20张牌,通过自由组合搭配出不同的番数,其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数学应用和逻辑推理。


  整整4天时间,张浙曾看得如痴如醉,但由于算法太过复杂,张浙曾只学会了个大概。最后,还是一位前清的秀才手把手地教会了他“同棋”的诀窍。


  没过多久,逃难的人群各奔东西,“同棋”也失去了它的生存环境。之后的很多年,张浙曾也渐渐淡忘了这神奇的牌类游戏。但是,“同棋”培养了张浙曾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逻辑思考的能力。最终,他选择了数学教师作为他的终身职业。


  2008年的一天,张浙曾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台湾大学教授曹以松写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记一种古老的牌戏——同棋》,张浙曾眼前一亮,通过文章的叙述,他知道,这正是他少年时期接触的“同棋”。事后他了解到,曹教授是浙江宁波人,解放前夕去了台湾。但是,张浙曾也发现,曹教授对“同棋”规则的了解并不全面,有很多地方模棱两可,张浙曾觉得,有必要和曹教授交流一下。


  张浙曾将自己记忆中的“同棋”规则和技法,详细地写了好几页纸,寄给曹以松。没想到,一个月后,张浙曾收到了曹以松的回信。曹以松在信中表明,他也只是小时候看别人玩过“同棋”,自己确实不甚了解,很感谢张浙曾能来信指正。之后的几年,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频频通过信件来往,相互追忆这一江南的传统牌戏,两位老人也在电话中聊起各自的生活,聊起故乡的变化,通过“同棋”这一媒介,两位老人成了好朋友。


  在不久前的一次来信中,曹以松问张浙曾:“故乡还有人玩‘同棋’吗?”这个问题让张浙曾很惶恐,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同棋”技法保存下去。然而,张浙曾找了很多人,至今也没有凑齐四个人来学习“同棋”技法。


  无奈之下,张浙曾把自己对“同棋”的理解和它的技法,通过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写了下来,并送到了市图书馆。他说:“可能有一天,会有人从纸堆中翻出这些东西。那时候,人们会知道,有一种叫‘同棋’的牌戏在江南流行,曾有两个老人为了这种牌戏不至于失传做过一些努力。”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鲍嘉 编辑: 王颖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驻村干部喂养春蚕
    驻村干部喂养春蚕
    烟雾漫天
    烟雾漫天
    创新就是生产力
    创新就是生产力
    老年排舞比赛
    老年排舞比赛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