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南方农村多种植双季稻。但由于当时早稻收购价格低,种植又麻烦,渐渐地,农民朋友从种植双季稻改为种植单季稻了,早稻也渐渐退出了桐乡的视野。而今年,龙翔街道农村又出现了早稻的身影。
近日,笔者在龙翔街道元丰村的农田里看到,两台插秧机正在田间忙碌,不断将秧苗整齐地插在田里。据龙翔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元丰村开辟了100亩试验田种植早稻。这批早稻种子是该合作社今年3月从种子公司引进的,3月29日开始浸种育秧,5月2日开始机械化插秧。
为什么想到复种早稻呢?合作社工作人员董小林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元丰村通过“两分两换”共流转出土地1800亩,如果单纯种植油菜、晚稻,其利用率相对要低。
和20年前相比,早稻的用途和用量发生巨大的改变。像市面上糕点、儿童吃的营养米粉都需要早稻作为原料。早稻收购价格也比20年前有了大幅提升。因此,合作社希望复种早稻能提高效益。
按照亩产450公斤早稻来计算,预计每亩的利润可增收400元左右,100亩的试验田可增收4万元。董小林表示,这批早稻将于今年7月下旬成熟,如果收成良好,明年元丰村还将在全村1000多亩土地上复种早稻。对此,合作社社员和村民都表示欢迎。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