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pic/0/13/34/53/13345341_996866.jpg)
学校停车棚添了新打气筒 |
|
昨天,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新打气筒出现在了桐乡市濮院镇的各个学校内,同学们都很好奇,这些系在停车棚柱子上的新打气筒是哪里来的?原来,它们都是该镇一位残障爱心人士送来的。说起这个人,他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
这位爱心人士叫张正明,他曾多次骑自行车赴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眼看着“5·12”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就要到来,今年限于精力去不了灾区的他,想到了把这份爱心留在濮院的校园内。
免费提供打气筒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濮院镇的桐乡第三中学,只见张正明正在把打气筒一个一个固定在停车棚周边的铁管上,箱子是他亲手做的,后面还有两根铁丝,方便固定。“现在修理自行车的铺子越来越少,学生自行车没处打气,很不方便,我特地花了200多元,从杭州购买了10个打气筒给他们送去。”张正明告诉记者,买来这些打气筒以后,他又进行了改装,“每个打气筒搭配一个箱子,方便存放和固定。”
年近六旬的张正明从小便患有听力障碍,记者与他沟通时只能通过笔和纸,“现在年纪大了,精气神不如从前,前两年都会在四五月份骑车去汶川,今年不去了。”如今的张正明在濮院镇南横街路口,摆了个简易小摊,在这里他为居民修理自行车,出售各种U形锁,“做点小本生意。”
三次骑行到灾区
一辆老式自行车、一个背包、一张地图……多年来张正明带着这几样装备走遍了大江南北,“我从小身体不大好,35岁时开始自己骑行去旅游,也算是锻炼身体。”他曾经花了5年,几乎游遍了中国,“最南到过深圳,最北去过鸭绿江。”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中国人民的心,张正明也不例外,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灾区人民的牵挂,他从浙江出发,经过江西、湖南、重庆、成都,最后到了汶川。因为是听障人士,其中有很多普通人想象不到的艰辛。“所幸一路过来,遇到的人都很友善,给了我很多帮助。”张正明说,震后自己去了三次灾区,还购买了300件羊毛衫和500双袜子寄往灾区。
所属专题:
|
![关闭本页](/txnews/images/news/but06.gif) |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杨 薇 通讯员 廖陈霞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