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的生命守候 30年的不离不弃 |
|
近30年来,瘫痪在床的钟树庆都是依靠着母亲的臂膀活着,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呵护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钟树庆不能为母亲送上一枝康乃馨,唯有真诚地说一声“妈妈,这么多年来您辛苦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梧桐街道文华小区见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张惠英,76岁的她身材瘦小,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让人看着心疼。走进不到40平方米的房间里,三张大床格外醒目,房间虽然略显拥挤,但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现在,过一天就快乐一天。”躺在床上的钟树庆对生活很乐观。
二儿子瘫痪近30年
钟树庆是张惠英老人的二儿子,曾是小有名气的泥水匠。1983年7月的一天,他在工地上吊楼板的时候,由于脚手架突然倒塌,钟树庆从4米多高处摔下,造成了胸椎中枢神经断裂。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他的下半身还是永远失去了知觉。
尽管去了上海、杭州等地多家医院求医,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回。那一年,钟树庆才24岁,整天以泪洗面。看着儿子的绝望与无助,母亲张惠英比谁都心疼,但还是安慰儿子:“事情已经出了,难过只会对身体更伤害,我们不会嫌弃你的,如果哪一天妈不行了还有你的兄弟姐妹。毕竟你耳朵好、眼睛明、肠胃好,就是不会走路而已,怕什么?”母亲的话让钟树庆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从此,张惠英就衣不解带地照料起儿子,一晃近30年。
再苦再累不放弃
从医院回家后,张惠英立即将自己的床搬到了儿子的房间,便于随时照顾。端水喂饭、洗漱更衣、喂药按摩……近30年里,这些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为了不让儿子长褥疮,张惠英每隔2个小时就要给儿子翻身。一次下来,瘦小的她总是气喘吁吁,累得瘫坐在一边。在拆迁以前,老人不仅要照顾病人,还要忙田里的农活。因为牵挂躺在家里的儿子,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老人来回奔波的身影。
张惠英虽然不识字,但长年累月的照料也让她摸到不少“门道”。为了方便儿子喝水,她专门为儿子做了一个吸水的瓶子,只要口渴了,咬住吸管就能喝到水。“我已经好几年没去娘家了,更不用说在那边过夜了,真的是走不开。”张惠英老人有些伤感。自己女儿家就在河对岸,老人也是难得去一趟,每次去之前,要先替儿子翻一次身,然后在2小时内,急急忙忙赶回家,“谁叫我是妈妈,我认命了。再苦再累,我也会坚持下去。”
2008年1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钟树庆突然疼痛难忍,张惠英马上打了120。经诊断,钟树庆肠穿孔,需要立刻做手术,但医生也担心病人情况特殊,术后伤口无法愈合。儿子住院期间,张惠英寸步不离病房,幸运之神也被感动了,手术后,钟树庆身体的康复甚至超过了正常人,连医生都说是个奇迹。
儿子儿媳来“接班”
这么多年来没日没夜辛苦,再加上年纪的增长,张惠英老人落下了不少毛病:她经常头痛,肩周炎和胃炎也时不时发作。搬入新房以后,老人主动要求住在底层,虽然背阳阴暗,但不用上下楼太辛苦,外出买菜也方便。
对于将来,张惠英并不担心,她知道自己哪一天干不动了,儿子儿媳会来“接班”,继续照顾躺在床上的钟树庆。一家人和睦相处,是最让老人欣慰的。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这么多年来,张惠英老人从未奢求过什么,唯一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健康地活着。在她的细心呵护下,瘫痪在床近30年的钟树庆没有长过严重的褥疮,这样的奇迹只是因为母爱。
所属专题:
|
 |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马国海 通讯员 陈文强 邱树芬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