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续:丰子恺岳父所修宗谱被发现 |
|
“我太叔公传给了叔公,叔公在世时给我母亲看过,最后传到了我手里。”拿着这本传承了三代的家谱,72岁的老人马文炎对记者娓娓道来。
不久前,本报联合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向市民征集家谱。看到报道之后,市民马文炎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家里有一本记载了家族16代的族谱,修谱者是丰子恺的岳父徐乃宣,这本家谱至今已经有80多年历史了。
昨天(3日),本报记者和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朱莉韵一起来到马文炎家中,见到了这本《徐氏宗谱》。这本家谱质地古朴,为宣纸制成,有些地方已有虫蛀,家谱用蝇头小楷写就,从徐氏第一世记录到了第十六世,直系与分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在家谱尾页,记者看到,修谱者名叫“徐乃宣”。
马文炎告诉记者,这本家谱由徐乃宣亲笔写就,而徐乃宣就是丰子恺的岳父。徐乃宣(186l-1929),字芮荪,祖居崇福横街,很有学问,光绪九年考中了秀才。辛亥革命前夕,他还为光复县城出过力,革命胜利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县督学。丰子恺16岁那年,参加崇德县小学会考,当时的县督学徐乃宣亲自批阅试卷,被丰子恺的文采深深吸引,最后还把爱女徐力民嫁给了丰子恺,一时传为佳话。
徐乃宣64岁过世,在《徐氏宗谱》中,记者看到,修谱时间为民国十七年八月,即1928年,也就是徐乃宣过世的前一年,徐乃宣为徐氏第十四世,徐乃宣把“宗谱”修到了自己的孙辈——第十六世,之后的十七世一片空白。
马文炎说,他应该喊徐乃宣为“太叔公”,徐乃宣过世之后,将这本家谱传给了侄子徐永舲,也就是马文炎的叔公。徐永舲一生无后,1995年过世后,马文炎在整理徐永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本《徐氏宗谱》,一直珍藏至今。马文炎说:“如果按辈分算起来,我应该喊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姨妈。”
在《徐氏宗谱》的题跋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崇德徐氏源自清溪(今德清县),明代后期,先祖徐昂带领族人迁居至崇德,至修谱时已传了16代,“族大支繁,代有显达”。马文炎说,徐家原来还有一座祖坟,后来迁到了西门民安公墓。
在了解《徐氏宗谱》的基本情况之后,朱莉韵立即赶回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多方考证,她说:“已经基本能够证实,这本家谱确实是丰子恺的岳父徐乃宣所修,非常具有文史价值。”同时,朱莉韵也对马文炎说,希望他能联系到徐氏后人,将这份家谱补齐,不能让这份家谱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所属专题:
|
 |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今日桐乡记者 鲍嘉
编辑:
王颖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