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镇街频道 >屠甸 >屠甸新闻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屠甸:人文之镇 植绒之乡 桑菊之地 生态之旅 和谐之居

 


   上海至杭州之间千里平畴的杭嘉湖平原上有一个小镇——屠甸。


   屠甸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东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长山河一脉清流从镇中缓缓淌过,赋予小镇许多灵性和风情。


   屠甸镇不算大,全镇总面积41.11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9万。


   屠甸镇交通非常发达,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高铁一下就拉近了古镇与世界的距离;盐湖公路串联起了小镇内外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


   镇区的入口处有块巨石,镌刻“石泾”二字。传说,这块飘浮在水中的石头被人打捞起来后,屠甸从此风调雨顺。因此,屠甸旧时称为“石泾”。


   江南三月,霏霏细雨。淡淡晨雾中的屠甸如同披一身轻纱的妙龄少女,温婉秀美、纯朴自然。


   我们在这样一个诗画意境中走进屠甸——
  
  人文荟萃屠甸镇
  
  姚家山文化


   屠甸是中国良渚文化的次中心,其代表是姚家山文化遗址。姚家山遗址位于屠甸镇荣星村南星桥组。2004年10月初,桐乡市博物馆先行对该土墩进行试掘并发现良渚文化贵族墓葬。随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桐乡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扩大发掘,发现良渚文化人工堆筑的高台墓地1处,清理良渚文化高等贵族墓葬7座,祭祀坑21个;出土陶、玉、石、牙骨器等珍贵文物260余件(组)。姚家山是浙北地区发现的最高级别的良渚文化墓地。桐乡、海宁一带是除余杭良渚遗址群外良渚文化遗址的另一个密集分布区域,姚家山的发掘可谓该地区众多良渚文化发现中的点睛之笔。


  钱君匋旧居


   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先生“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


   钱君匋(1907~1998)原名玉堂,学名锦堂,号豫堂,以字行,系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历任上海市书协、美协常务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1907年2月11日,钱君匋出生于桐乡屠甸。钱君匋先生在屠甸酱园浜庄的一所旧宅,80年代初经修缮后作为“钱君匋旧居”。1985年春,钱氏决定将其毕生精心收藏的明清和近现代名家字画、印章、印谱等数千件珍贵文物捐献给故乡。


  寂照寺


   寂照寺是桐乡名刹,有“寂照名山”之说,始建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初名报恩院,宋代治平年间(1064~1067)改称寂照院,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称寂照寺。寂照晚钟为“屠甸十景”之一,里人曾赋有“春眠忘晓醒钟声”之句。


   屠甸旧名石泾,其名称来历与寂照寺有关。相传寂照寺“有二石佛,温润如玉,顶冠冕,披缦衣,自海浮至,从此得名”(清光绪《桐乡县志》)。明初至清中叶,寂照寺极为兴盛,“殿宇宏敞,内有心远堂,见于名人诗集。缁流云集,分一百十三房,又有十景之目”。


   此外,屠甸还是民族英雄于谦后代的聚居地,诞生了医学家、诗人谢养弦等一批文化名人。
  
  中国植绒纺织名镇

  
   来到屠甸,我们不能不提屠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植绒纺织。


   屠甸镇植绒纺织生产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占地2平方公里的屠甸轻纺工业区,汇集了植绒、印染、化纤、服装、羊毛衫、音响、汽车电子配件、纺织机械、特种建材等160多家企业,其中植绒和羊毛衫都已经形成了从印染、粗纺、精纺、编织、整烫,到包装、运输和销售的全套产业链。2007年3月,屠甸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植绒纺织名镇”的称号。


   近几年来,屠甸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以“工业兴镇、城建同步,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经济发展,全镇的各项事业建设依托特色纺织(植绒)业而得到大力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间,屠甸镇的工业发展“稳中有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以植绒、羊毛衫为龙头的轻纺产业优势得到巩固,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企业规模实力也进一步壮大,成为国内最大的特色纺织(植绒)业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步入2010年,屠甸镇工业经济更是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当年全镇实现工业增加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32.61%;实现工业总产值51.66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利税2.49亿元,同比增长45.24%;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总数达到109家。
  
  生态农业观光游
  
   “春风才过石人溪,野雉低飞麦浪齐。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鹧鸪啼。”这是清代诗人沈明臣描绘屠甸田园风光的优美诗句。


   地处“鱼米之乡”、“桑麻之地”的屠甸,素以榨菜、杭白菊、槜李和湖羊四大名优农产品而名闻遐迩。


   连续多年,屠甸镇以粮食、蚕桑、果蔬、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更是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种植向大户集中、养殖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做“活”现代农业,二做“优”生态农业,三做“强”设施农业。近几年屠甸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高效的种养殖业基地,如汇丰村“绿色野鸭生态基地”、“黄花菜种植基地”和“黑木耳种植基地”,荣星村“桐乡野猪繁殖基地”和“精品水果基地”,红星村“老菊翁羊业合作社”,海星村“种鳖基地”等多个效益农业基地。同时还培育了一大批名优特产,如榨菜、大头菜、生态鳖、人参鸡、甜玉米、美国提子等。


   生态农业推动了生态观光游,引来了四方游客。屠甸“浙北旅游购物中心/皮革广场”位于高速公路出口处,自2009年开业以来,吸引了长三角地区大批游客和周边地区的私家车主前来观光购物。屠甸出口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天停靠的观光旅游大巴车流量日均600辆,黄金周更是超1000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屠甸整个消费市场。
  
  新农村建设典范 走进汇丰新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新居。


   “十一五”期间,屠甸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丰新社区正是屠甸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2008年春,汇丰村实施新农村建设,首期征地135亩,至2009年底首期入住农户85户。为了满足更多农户的集聚要求,汇丰村在2009年4月份启动了二期征地工作,签约土地250亩,截至2010年底已有200户农户搬入新社区,2011年将完成300户农民新居建设,并计划用5到8年时间完成全村搬迁任务。届时,整个汇丰新社区将达425亩、集聚农户860户。


   新村一期内的道路、水电、通信、有线电视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同时配套建设了占地60亩的农民公园,内设文化活动中心、游泳池、酒店、戏台、假山、超市、健身点、休闲林地等。汇丰村在中心集聚点附近配套建设了农贸菜场、商业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信用社等;并在2008年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村内主干道和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同时完成了3公里主干道的亮化工程。整个小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生活便利,无疑已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黄秀娟、冯杨、朱小成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基层一把手“阳光交接”
    基层一把手“阳光交接”
    2012桐乡市迎春联欢晚会举行
    2012桐乡市迎春联欢晚会举行
    小年夜 孤寡老人不孤单
    小年夜 孤寡老人不孤单
    传承民俗 喜庆湘溪
    传承民俗 喜庆湘溪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