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农经局了解到,我市年存栏猪50头以上的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基本结束,这也标志着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省级督办畜禽养殖业污染重点环境问题整治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是省、嘉兴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生态市创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坚持按照“治旧控新、疏堵结合、生态养殖、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整治,创新方法,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据了解,畜禽养殖业治污工作推广以来,依靠省市财政补助、村群自筹,共投入资金1458.03万元。通过新建大批沼气化治污工程、生物发酵床猪舍及农牧结合三格式处理设施,实现生物环保养殖或农牧结合生态化养殖,自行消化养殖废弃物。目前,全市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656家,其中生物环保养殖模式211家,沼气生态化治理模式254家,农牧结合模式157家,拆迁和停养34家。改造发酵床65791平方米,建造沼气池6652立方米,554户接通使用沼气。
石门镇同星村昱润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市生态循环种养殖基地,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对治污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合作社已建成500立方米的沼气池,母猪和猪仔排泄物实行分开降解处理,同时完善沼液管道和水污分流设置,提升清洁养殖技术水平。合作社负责人姚洪根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有母猪350头,年出栏商品猪近5000头,随着治污设施的完善,盘活了整个生态养殖的产业链,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少了污染多了利润,省了成本多了市场。
为巩固成效,我市还专门出台了《桐乡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就畜禽养殖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补助标准等作出规定,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治污设施的维护和后续服务,保障治理成果。据农经局农业资源管理科科长王茂盛介绍,今年后续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将充分体现监管并举,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杜绝违法排污行为,从而改善农村环境。各镇、街道将建立养殖污染专业监管队伍,实现长效管理。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