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镇鸭农来说,养鸭业市场行情已连续两年在低谷徘徊,近期又遭受山东省大雪和冻害“雪上加霜”——
卖也亏,不卖也亏,4月1日上午10时,乌镇镇鸭农朱兴华低价卖掉了3.7万羽苗鸭,粗略算算,又亏了2万元,看着装有一车苗鸭的运输车,按着喇叭掉头离开,朱兴华心里不是滋味。今后,是继续等待市场回暖,还是改做其他生意,他仍拿不定主意。
今年初,养鸭业的市场行情开始恢复,每羽苗鸭最高要卖到2.8元。但3月份,我市苗鸭的主要销售地区山东省遭遇的连日大雪和冻害,该省各地许多养鸭户的鸭棚被大雪压塌,影响了当地鸭业生产。“大雪还封阻了山东地区的大部分公路,我们这里的苗鸭也运不出去。”乌镇镇农经中心党支部书记吴锦文着了急,他联系当地禽蛋市场,临时开辟了安徽省和江西省等地销售市场,并实行送货上门服务,多少减缓了销售压力,但每羽苗鸭0.8元的价格,实在让人灰心。
看到陈庄村鸭农傅生荣时,他正在吃中午饭。匆忙扒光了剩下的米饭,老傅就开始张罗联系第二天的鸭苗销售业务。老傅今年养了3000羽种鸭,多年的摸索,让他形成了养殖、哺化、市场销售一条龙发展的路子,但连年市场行情的“疲软”,和目前的主销售地区的灾害,让他感到有力使不上来。“我们村的鸭农现在都是举棋不定。”
说到这里,老傅又皱起眉头,陈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养鸭村,以前这里50%的农户都从事养鸭业,现在只剩下了30%的农户仍在养鸭。这些鸭农认为,过去投入了这么多财力和物力,如果马上放弃养鸭,心有不甘,但要坚持养下去,又想不出扭转亏损的好办法。
说乌镇镇鸭农现在的情况是“骑虎难下”可能为时尚早,但回顾以往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摆在眼前的现状,乌镇养鸭业的确到了生存发展的岔路口。从1984年开始,乌镇镇兴起养鸭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地方产业群,在发展形势最好的2007年,乌镇镇养鸭业的年生产总值达到3.5个亿。近年来,乌镇镇鸭业平均每年的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市的鸭业生产总值的50%左右。但由于受家禽疫病、雪灾和金融危机等影响,以及产品出口受阻,需求下降因素,当地的养鸭业多次受到较大的冲击,2008年至今,乌镇镇养鸭业已连续两年在低谷徘徊。
除了目前的销售难问题,养殖成本的逐渐增加,也让乌镇镇鸭农倍感压力。鸭农朱兴华说,他建有养鸭场和两个哺房,平均一个月仅是工人工资、电费和水费支出就在1.5万元以上。不光这些,由于饲料中的主粮作物成本上涨,鸭饲料因此每公斤涨了0.5元。每羽种鸭从小吃到生蛋,大约要180天,总共需吃掉饲料45公斤,这样算,光1羽种鸭的成本就增加了大约4.5元。2008年至今,他亏损了数十万元,但朱兴华还在坚持,他希望市场行情能尽快好转。
目前,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想办法,探索破解影响乌镇养鸭业生存和发展瓶颈的“对症之药”。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