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域外媒体看桐乡

  

新中国60年: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乌镇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乌镇揭晓时,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获奖作者贾平凹颁奖。■摄影 记者 袁培德 

  2000年,茅盾文学奖第一次走出人民大会堂,来到了江南水乡小镇——茅盾的故乡乌镇。从这一刻起,这方水土上的人们,觉得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和自己是如此亲近。

  “一千多年的古镇或村寨,无论在中国的南方或北方,其实都不会引起太多的惊奇……我从遥远的关中赶到这里来,显然不是纯粹观光一个江南古镇的风情,而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的茅盾先生出生并成长在这里。”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陈忠实在散文《在乌镇》一文中这样写道。

  2004年,在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宣布乌镇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

  2006年,茅盾先生的骨灰迁回故乡;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乌镇成功举办……

  每隔几年,当代文坛的大家们在这里聚集,赋予小镇宏大的视野;每一次盛事,乌镇都在世界面前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而乌镇与茅盾文学奖的联姻,成了深厚的水乡文化与当代文学的联姻;每年来到乌镇的三四百万游客,又通过茅盾文学奖展馆,提高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

  茅公遗愿,成就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奖

  1981年3月14日,春寒还没过去,一位迟暮的老人躺在病榻上,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老人强打起精神,给中国作家协会写了一封信:“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3月27日,老人去世,享年85岁,他就是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

  同年4月24日,中国作协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决定推举巴金为新任中国作协主席,同时决定成立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10月13日,中国作协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决定启动评奖,定名为“茅盾文学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文学奖。1982年12月15日,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的小礼堂举行。来自全国的作家、文学编辑、文学青年等600人到会,周扬在现场作了讲话,会上还发表了巴金的祝词,提出小说创作要“深一些、新一些”。6位获奖者每人获得3000元奖金,一个茅盾头像的奖章和获奖证书。

  从那时开始,拥有宏大视角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逐渐增多,并且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引起了茅盾文学奖评委们的注意。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

  重的翅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都是前三届的代表作品,至今读者们仍耳熟能详。尽管在茅盾文学奖的历届评选中出现过一些波澜,但是它依然一步步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

  面对质疑,茅奖评选视野不断拓展

  随着前三届茅盾文学奖的成功举办,茅奖在国内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成了中国作家心目中的最高奖。

  从第四届开始,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引起争议。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青年评论家洪治纲发表长文《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他的质疑集中代表了后来人们对茅奖的不满:过分强调史诗性,过分偏爱现实主义作品:“对叙事文本的艺术价值失去必要的关注;对小说在人的精神内层上的探索,特别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没有给予合理的承认。”

  2006年,茅盾骨灰迁葬到乌镇。谈到围绕着茅盾文学奖的争论,茅盾的儿子韦韬认为,主要是一些新派的年轻作家对老写法的反对,侧重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争论。

  在市场上,一些现实主义的小说,却依然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当年的评委之一顾骧认为:“从一个专业作家的角度来看《平凡的世界》,没那么好。当时我们几个评委都有同样的感觉:在看到第40页之前小说都很沉闷,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到外地出差,发现年轻的大学生都在看这部小说,感到非常奇怪。”雷达称他最初也不看好《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典型文本,有点接近批判现实主义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模式。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品,还能有这样强的生命力?”

  其实从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开始,评委已经开始将评选的范围扩大,不再固守着传统的现实主义。当年获奖作品《白鹿原》,就带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第五届的《尘埃落定》,同样具有魔幻现实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色彩。《长恨歌》通过一个女人的命运来写一个城市的灵魂及其变化,也与传统的文学观念不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更加尊重广大读者的阅读经验,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呈现趋同,《暗算》的获奖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也说明,茅盾文学奖认可的作品,同样适合商业化推广。

  成功联姻,古镇1300年文脉相传

  2000年,茅盾文学奖第一次走出人民大会堂,来到了茅盾先生的故乡。说起这段姻缘,乌镇景区旅游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刘慧洁认为是水到渠成。在第五届茅奖之前,时任乌镇景区管委会主任的陈向宏去北京出差,正好有机会遇到中国作协的高层领导,于是主动与作协接触。在双方商谈的同时,乌镇方面提出,是否可以将茅盾文学奖颁奖地点放在乌镇。经过讨论,中国作协领导觉得这一做法很有意义,同时乌镇也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将第五届茅奖颁奖地点放在了乌镇。在第六届茅奖颁奖典礼上,乌镇成为茅盾文学奖永久颁奖地。

  陈建功后来说:“我还记得2000年第一次在乌镇颁发茅盾文学奖的情景,当时颁奖会场设在修真观戏台,天下着雨,大家撑着伞,文化氛围很浓厚,感觉非常好。中国作家协会宣布将乌镇作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体现了我们对于乌镇始终关注文化建设的尊敬。我们不拒绝市场,但是文学不能商品化,乌镇虽然是个旅游景点,但是它非常注重对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调的追求,完全符合茅盾文学奖对于颁奖地点的要求。”

  而陈向宏也坦言:“我们并不回避引进茅盾文学奖带给我们的宣传作用,这是很直接的,但这同时也是短期的。我们更看重它的是无形的作用,那就是乌镇一直为茅盾先生而感到自豪,引进茅盾文学奖,体现了乌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1300多年的文脉相传和生生不息。”

  为了让游客能更直接地了解茅盾文学奖,提高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乌镇又在景区建立了“岁月磨洗后的辉煌——茅盾文学奖历史与成就展”展馆。著名评论家牛玉秋说,在江南,小桥流水式的古镇不少,但乌镇成为茅盾文学奖永久颁奖地并建立展馆,乌镇的特色就出来了,文化水准和品位也出来了。

  面对乌镇和茅盾文学奖这段姻缘的未来,陈建功满怀信心:“茅盾文学奖在乌镇颁发,使乌镇这个小城镇有了一种宏大的视野,也给乌镇人特别是小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许在10年、20年之后,乌镇就能出文学大师,这样就延续了乌镇的历史文脉。”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朱梁峰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红火的“双节”
    红火的“双节”
    抢手的板栗饼
    抢手的板栗饼
    一面国旗一份情
    一面国旗一份情
    爱心飞扬在节日
    爱心飞扬在节日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