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的婚事从物质标准和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折射我市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婚礼场景。
1951年春天,高桥农民李阿金带着爱人,兴冲冲赶到石门,参加了桐乡县组织的集体婚礼。“很多人一起结婚,热闹喜庆,也很符合当时提出简朴节约办婚事的要求。”今年82岁的李阿金对结婚时的场景仍然记得很清楚。而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新老结婚情形的鲜明变化,更让他感憾万分:“现在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过去和现在真的不好比了。”
工人、劳模成为择偶标准;
移风易俗,集体婚礼逐渐时兴;
几套新衣,一床被子,简简单单过日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俗现象写实
高桥镇湘庄村农民、今年56岁的李娟宝,1976年结婚时,也选择了集体婚礼。“当时是我们村自己举办的集体婚礼,就在村大礼堂举办的。”李大妈说,婚礼上村里选了几对新人代表讲话,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响应号召,在今后勤俭过日子,共创美好明天。最后,大家还拍了合影照,整个婚礼就结束了。“当时结婚有许多风俗,我的父母思想已经比较开通了。”李大妈说,没有经过繁琐的传统关,就开开心心地出嫁。
一些老年市民回忆,在解放初期,提倡的是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一般青年男女结婚,只是在登记处领个结婚证,双方拿了生活必需品,在集体宿舍里一住就算完婚了。但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女方会做几床绸面丝绵被作嫁妆,男方会筹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老三件”作彩礼。在农村,由于陆上交通不畅,结婚当天,新郎需用摇船将新娘接过来,各种结婚仪式也比较简单。
“政治上是党员,长相像演员”,择偶讲究“双项优秀”;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结婚时兴“四大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婚俗现象写实
上世纪80年代初,市民周祥和王玲在同一家单位上班,那时的周祥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且办事认真,待人诚恳,正是王玲理想的“另一半”人选。1982年2月份,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后,开始张罗置办婚礼。“当时大家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俩结婚时也赶了潮流。”周祥说,他和妻子在上海买了一台“开封牌”电视机、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两个搪瓷面盆,两个铁壳热水瓶,以及数套衣裤,这在当时算是很“豪华”的档次了。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我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出现了一批经商致富的“万元户”。那时,青年男女的婚礼标准也逐渐提高,1990年后,婚礼逐步体现豪华。
在日益富裕的农村,农家的婚礼也是越办越隆重,而且婚礼常办得颇具地方特色。如婚礼主要按接亲、迎新、拜堂、回门等程序进行。
技术员、创业成功青年成为择偶新“热门”;
传统婚俗习惯逐渐淡化,个性婚礼大行其道。
——新世纪婚俗观念写实
2008年,男青年顾风明和妻子在市区一家大酒店举办了一场形式新颖、温馨的婚礼。当天,司仪宣布新郎、新娘入场,令大家感到新鲜的是,当时没有采用常规的播放婚礼进行曲的入场方式,而是由这对新人唱着情歌,徐徐从红地毯上走了进来。在婚礼当中,新郎、新娘还设计了一个环节:两人交换拥抱对方的父母,以此表达对双方父母的感激之情。整场婚礼氛围温馨喜庆,令在场的亲朋好友开心不已。
新世纪以来,桐乡百姓的婚俗又出现新的面貌。男女平等观念更加鲜明,青年人开始从传统婚嫁模式中脱离出来。许多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都选择共同出资、贷款,用来购买婚房,以及电脑、微波炉、空调等现代化生活用品。而且,个性婚礼开始大行其道,经常为朋友婚礼当伴娘的市民黄若男女士说,许多新人通过自己筹办或是请婚庆公司,把自己的婚礼办得个性十足。
如今,富裕起来的百姓在结婚花销上也舍得投入,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这笔投入从1950年的平均160元,增加到2009年的平均10万元至数十万元。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