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2年1月拍摄的九里亭渡口,它位于京杭大运河上,每天往返于桐乡市乌镇浙月村和江苏桃源九里桥村之间。它是两地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每天这里都有几百人靠摆渡来来往往。
本网讯 回眸60年沧桑,交通的变化最能反映人们生活的变迁。千百年来靠“摆渡”出行的旧习惯,如今,已成为历史永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横跨两岸的公路大桥,既加快了桐乡经济发展的进程,又让二岸沿线的百姓感到欢欣鼓舞。追忆往事,让人们重温这段出行艰难的岁月,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今天国富民强时代发展的轨迹。
六十年代初,还是读小学时候,笔者每年暑假差不多都要去毛家渡(现龙翔街道皂林村塘河边一个小村落)宝兴伯经营的杂货店小住。那时,桐乡到毛家渡有二条路,一条是绕道从姐妹双桥再沿塘河往东走,路程约10华里;另一条则从北港外木行头至墙门埭到塘河边,约为7华里。我常选择走近路,摆个渡就到对岸了。
那时的毛家渡仅十多间草棚,分别经营些村民急需的日常用品,草棚的最东侧有一渡口。每天清晨是这里最繁忙的集市交易时间,附近村民和摆渡过来的村民将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或家禽拿来卖。此时,还有几条小渔船靠岸,渔民上岸卖些渔虾。天一放亮,集市渐渐烟消云散,这里又变得十分冷清。白天,站在高高的塘河边可看到运河中来来往往的船只,看到渡船在刚驶过轮船卷起的浪花中颠簸,只有渡工在永不疲倦地摇橹忙碌。此外,还时而听到纤夫路过小店买包香烟、讨口水喝的声音。晚上枕着运河睡觉,常会被对岸村民一阵阵“摆渡”呼叫声所惊醒。
据县志记载,毛家渡在宋代时就属官渡,刚解放时,桐乡内河航道中尚有类似渡口12个。由于航道年久失修,塘路破残不堪,二岸渡口也是荒凉空旷,无靠岸河埠,小木船也十分陈旧,船底渗水不断。遇刮风下雨,渡工顶笠帽、穿蓑衣在无遮盖的渡船上摇橹,而村民大多撑着油纸伞下蹬在船仓内,祈盼尽快平安到达对岸。
建国以后,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桐乡大地,交通建设各个领域日新月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加强对渡口管理,投入了不少资金搞渡口建设。八十年代将旧的木质船全部改为水泥船,九十年代又统统更新为有雨蓬的平底钢质船,船上配备救生圈、渡工配有救生衣,二岸渡口还建有水泥候渡亭,修筑了供村民上下的石阶码头。至1986年桐乡尚有9个渡口,共有渡船10艘,当年渡运量为28.7万人次。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指引下,桐乡的经济蒸蒸日上,政府把建桥撤渡作为大事来抓,不管从航道建设适应大吨位船舶通行需拓宽河面的要求,还是从保障二岸民众安全出行角度考虑,都有必要尽快把大桥建好。近30年里,桐乡境内内河航道大桥相继竣工,渡口也随之陆续减少。
2005年4月29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投资500万元、全长309.8米的九里亭大桥建成通车;这一天也是桐乡境内最后一个渡口撤掉的日子。当天大桥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乌镇浙月村与江苏吴江桃源的村民纷纷来到宽阔平坦的大桥上庆祝。因为这一天,让运河两岸民众世世代代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
目前,桐乡市内河涉及原有渡口的京杭大运河、杭申线二条干线航道,合计里程为47、49公里,有桥梁22座,沿线民众和车辆往来十分便利。随着交通建设步伐加快,运河改造、河面拓宽、建桥撤渡一系列工作的实施,桐乡的大吨位船舶迅速增加,水上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2008年,航政部门登记在册的营运船舶有1167艘,年度完成货运量达1479、3万吨,比1988年增长近6倍。如今,这二条干线航道两边绿树成荫、护岸顺直、航标规范、通航条件优良,曾先后被国家交通部评为“文明样板航道”。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