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屠甸镇小学子在上课。
一张照片引起老教师回忆
“这张照片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拍的,拍摄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正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原屠甸镇小校长董丽芳告诉记者,“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学生们用的课桌椅都是木制的,仍显简陋,在当时,学校有这样的硬件设施已经蛮好了。”
屠甸镇小退休教师曹畹华从1953开始任职。“我刚来时,这儿全部是平房,约10个班级,9个老师。由于硬件条件差,老师和校长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学生的课桌是用两块板搭起来的,高低不平,大小不一。”让曹老师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教具都是自制的,像黑板就是用硬板纸做成的。
曹畹华的学生丁梧生从1971年开始在屠甸镇小教书,他说,学校整体面貌根本性的变化,是从1984年开始建新教育楼,2004年屠甸镇小又搬出了新校区,如今,学校内建有体育馆等先进教育设施。
一篇报道掀起了办学热潮
屠甸镇小60年来的变化是桐乡教育事业变化的一个缩影。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村级学校几乎都是危房和破旧校舍,更谈不上内部教学设备,即使乡中心学校和城镇学校也存在较多的危房和破旧校舍。
市教育局退休干部吴森林亲眼目睹了桐乡校舍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时由于经济落后,再加上认识上原因,所以教育经费严重匮乏。1981年,我们跑了好多乡镇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无所得,全年各乡镇对教育投资为零。”吴森林说。
桐乡集资办学和校舍建设的高潮是在《人民日报》记者周祖佑和丁雪萍的一篇批评报道后掀起的。“1982年底,《人民日报》两位记者来桐乡问了有关教育的问题。于是,我们和乌镇公社中心校长陪同两位记者到渔业村一所小学去看了校舍。校舍十分破旧,墙上都是大洞,屋面檐口少了很多瓦片,据说是渔民拿到自家补漏去了,校舍门窗不全,没有玻璃,课桌凳破旧不堪。”吴森林说。于是,两名记者回去写了《嘉兴地区教育为何落后》一文,掀起了全县范围的办学热潮。
“我们抓住这个大好机会,迅速与各镇、公社洽谈。”吴森林说。首先,他们与乌镇公社签订了建造中心校的合同,补助房屋建造经费的四分之一,其余土地、围墙等均由公社解决,并落实校址立即建造。且以此为突破口向其他公社宣传,在短短的几天中,与新生、青石、同福、河山、上市、濮院等公社签订了建房合同,1983年各乡镇的教育投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200多万元(当时建一幢四层教学楼只要10多万元),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也比上年增加了25%,建起了多幢漂亮的教学大楼。
一个规划让教育走向城市化
至此,各级政府逐年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群众对教育集资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使桐乡教育步入良好发展的轨道。1989年3月,省政府、省教委分别表彰的抓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县委书记和分管副县长名单中,桐乡县委书记夏益昌和副县长方艾都名列其中,1992年底桐乡县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
1999年,时任市教育局局长谭炳法不仅是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的实施者。
1999年,全市中小学办学分散、条件差,教学质量上不去。拿普高来说,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完中”——普高、职高以及初中混在一起,办学层次低、规模小。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桐乡市政府于2000年下发了《桐乡市2000年-2010年教育现代化规划》。
谭炳法回忆,他刚上任时,一年总的教育经费也就五六千万元。到2006年,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达4.5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3.5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29%。
据悉,当时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执行教育局统一标准。学校每平方米建设的平均造价是800元左右,其中市级财政补助500元,其余由乡镇财政负责。学校建好后,内部设施的配置,包括电脑、课桌和教学仪器等,全部执行教育局统一的标准。
几年的奋斗,桐乡先后已有90%以上学校通过浙江省教育厅一项“评强”硬指标的验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桐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最直观的见证就是校舍建设。据数据显示:1978年全县教育经费总额为233.85万元,2008年为9.3亿元,是1978年的398倍,1978年的校舍总面积为16.03万平方米,2008年为109.22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6.8倍。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