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程控电话的投入使用,电话逐渐进入了普通群众家中。
说到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很多年迈的老同志都感慨不已,从当时书信、电报、“摇把子”这老三样通信方式演变到如今的E-mail、手机、宽带,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带给普通百姓的方便和快捷。
1990年前:一封封家书叙衷肠
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崇福镇祗塘寺埭6幢居民李云阶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里,老百姓的通信方式只有3种,书信、电报和手摇电话。那些年,大部分人都住在农村,由于没有公用电话,想打个电话,要跑到好几公里以外的公社,有时打一个到外省的电话,人工要转很多次,而且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没有遇到重大突发事件,一般人根本不会选择打电话告知的,电报也是很不方便。他说,那段时间里人们的通信方式最多选择是价格便宜的书信,通过一封封家书来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只是寄信的速度太慢了,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崇福镇一户人家的老人病得快支持不住了,想再见一面远在外省工作的儿子,寄出信半个月过后老人的儿子回来了,但此时老人早已经过了“头七”。
据介绍,解放初期整个桐乡只有50部手摇式人工电话,到1979年,桐乡县内也只有600部人工电话,号码仅3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桐乡的通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1月,梧桐镇2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的建成投产,实现了市内电话自动化,打破了我市“摇把子”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0年前:手机提升了身价
上世纪90年代初,程控电话在我市开始多了起来,由于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要装部电话并非易事。那时安装费用一般在二三千至四五千不等,就在同一时期,BP机和“大哥大”也开始在我市流行起来。那时腰里挂个BP机,屁股上插个“大哥大”,一站到大街上回头率那是百分之百,在马路边上手拿“大哥大”大声喊话,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在当时能用得起2万多元钱的“大哥大”人数确实不多。我市第一批用上“大哥大”的个私业主敏老板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说:“那感觉真是太好了!”在使用“大哥大”的第一天晚上,他就约上朋友到酒店聚餐,一进门便把半个砖块大小的“大哥大”往桌子上一放,服务员和周围喝酒的人都纷纷围拢来看“稀奇”,着实让他在朋友面前得意了一把。
经济巨轮滚滚向前,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大哥大”已不是奢侈品。2004年,在上海工作的王女士到桐乡看望父母,她发现惊奇一幕:正在捡垃圾的人身上的手机响了……在桐乡,人均一部手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目前,城镇每百户手机拥有量202只,农村每百户手机拥有量208只。
而今:鼠标一点世界尽在眼前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市电信局市场部经理费勤学说,在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上值得提一笔的是宽带建设,从1999年市电信局推出163、169上网业务拉开了桐乡网络通信从窄带到宽带的序幕之后,2004年底,率先在全地区实现“村村通宽带”,2006年底进一步实现了所有自然村宽带覆盖率达100%。
在北京工作已经6年多的桐乡人吴星芸,2009年春节前夕,工作的需要让她只能在北京过年,通过小姐妹提议,吴星芸在网上与家人过了一个亲切而又新奇的“网络年”,当她在电脑上看到一年多没见的父母时,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说,现在的信息技术真的是太发达了,用这样的方式与父母一起过年还真解决了自己想家的烦恼。
在市区自己开外贸公司的张先生介绍,自他创业以来就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有很多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像国内知名的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等是他每天必浏览的网站,有时为了跟国外客户商谈半夜都会起床上网。他说,从网上找到的生意并成功下单已经占到他总单子的一半以上了。
现在,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跟亲戚朋友联系,只要一按手机一点鼠标,几秒钟之内马上就能联络到了,同时,还可以通过上网的电脑与远在千里的朋友视频聊天,一键就能按出全球的资讯,城乡居民真正步入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