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民生

  

国庆60周年:桐乡老人尽享幸福生活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敬老院在变迁的轨迹中画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抚今追昔,不管是内部设施,还是居住环境,无论是饮食条件,抑或是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衣食早已无忧的年代里,在新中国成立60华诞之际,让我们跟随老人们的绵绵思绪去寻找从前的记忆,体会敬老院当初的艰难岁月。


  “收容”所变成公寓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敬老院简直就是凄苦老人的“收容”所。


  1982年,第一所敬老院——羔羊乡敬老院建起,此后,敬老院也如雨后春笋。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敬老院场地主要是利用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学校、卫生院、仓库等旧房屋,特别是农村敬老院更老旧不堪,面积小、低矮破旧、卫生设施差、阴暗潮湿。因而当时到敬老院的基本以五保老人为主,对子孙满堂或家庭条件稍好点的老人来说,他们惟恐避之不及。


  1986年,杨园村农业科技站种子场在重新修葺过以后,就变成了炉头镇敬老院(龙翔老年公寓前身)。当时入住老人多的时候,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要住上三四个老人,可以说是床挨床、人挤人。而现在,破旧敬老院成变老年公寓,环境幽雅,房间宽敞明亮,设施俱全。


  “这些年我市的敬老院的变化有目共睹,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环境,都达到相当高的标准,要是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说起敬老院的变迁历史,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潮民感慨万千,“现在许多老人喜欢来住敬老院,想住进来受条件限制还是蛮难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不断投入资金,新建、扩建和改建敬老院,房子变漂亮了,设施更配套了。全市目前12个镇、街道建有14所敬老院,敬老院总占地面积103.4亩,建筑面积28897.22平方米;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红瓦青砖、碧水绿波,大大提高了居住条件。


  以前想荤现在想素


  “哎呀,那个时候真叫苦啊!”当记者就当时的饮食状况采访时,见证炉头镇敬老院变迁的潘汉庭老人显得非常动情。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时,敬老院食堂用的是饭票,要用粮食来换。而入住敬老院的基本是五保老人,他们的田地都已给了一些承包户,因而最开初的时候,老人们吃的粮食都是从承包户那里要来的,有些承包户比较“抠”,给的粮食并不多,所以有些老人甚至连吃饱都成问题。


  谈到小菜,潘汉庭老人笑了,“当时苦到什么程度呢,要是一个月能够吃上一顿肉,已经是老人们天大的福气了。当然,整个国家还没有现在富强,所以我们也毫无怨言的。”


  在原崇福镇敬老院院长吴明那里,记者得到相同的答案,当时虽不像炉头镇敬老院那样难以吃到荤菜,但三天两头大多数是大白菜和豆制品。


  “现在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排出菜单,鱼、肉不断,而且荤素搭配,但我们还不一定喜欢吃那些荤菜呢,因为我们也注重讲究饮食健康了啊!”提起现在敬老院的饮食条件,梧桐敬老院詹阿二老人开心地笑了起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化难解困”的执政理念,下大力气解决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生活、住房、就医等方面的困难问题。2008年,全市五保供养标准每月分别为,伙食费为150元至200元,零用钱40元至50元,医药费50元至100元,其他费50元至100元。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和往常一样,在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午餐之后,沈氏老奶奶又准备看电视去了;而旁边的花坛前,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听着广播;走廊下,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打着麻将,好不悠闲。这是记者日前在梧桐街道第一敬老院看到的一幕和谐场景。


  以前,一般的敬老院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甚至有的敬老院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老人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最多也就是打打牌,聊聊天。“现在的敬老院建设得都很好,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们,精神状态也非常好,他们平时一起下下棋、打打麻将、听听戏、看看演出。”院长俞文娥说。


  对此,詹阿二老人深有体会,她乐呵呵地说,其实来敬老院之前,也听别人说那里去不得,但到这里之后才发觉,“住的、吃的、穿的、用的全都由院里安排好了,不仅生活上有人照料,而且经常有人来看我们,非常闹猛;过年时,还有戏班子过来;有时候,院里还会组织我们到植物园等一些地方去转转,很开心……”


  采访中,思维比较清晰的老人都会说:“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才让我们过上了今天幸福的晚年生活。”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那种吃饱了等饿的现象早已作古。如今,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侧重于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表明养老工作已升华为一种社会责任。


所属专题:

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王 亚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
    [60年影像]捻河泥
    [60年影像]捻河泥
    彩蛋画 迎国庆
    彩蛋画 迎国庆
    碧波池中赛泳技
    碧波池中赛泳技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