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农经部门聘请了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教授汪炳良担当技术顾问,并组织本地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市的精品蔬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后劲。
蔬菜栽培是我市的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目前生产的蔬菜瓜果都以地摊及大众市场为主,缺少包装和精品意识,缺乏进入大型超市和高端市场以及出口的蔬菜产品。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市近期着力建设精品蔬菜基地。“考虑到崇福镇传统农业较发达,蔬菜种植产业基础厚实,所以我们将2008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蔬菜产业提升项目放在了该镇的新桥村,建设精品蔬菜基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沈学根说。
目前,该项目已全部按计划和要求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并得到了前来检查指导的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农业厅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该项目建设,核心示范基地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关键技术推广率达到了95%以上。基地每年可提供无公害优质蔬菜1250吨,主要供应梧桐街道、崇福镇两大中心城镇。通过该核心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了崇福全镇及凤鸣街道蔬菜生产基地5500亩,带动提高了周边农民科学种菜水平。
走进崇福镇新桥村的精品蔬菜基地,基地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完备,田间管理采用了微喷微灌设备和技术,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让菜农们感到方便省心。几名技术人员正在用穴盘装载基质材料,进行蔬菜新品种——松花菜工厂化育苗。
“通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持,基地项目建设步子不断加快,各种现代蔬菜生产设施一应俱全,操作大大方便,有利于反季节栽培,提高质量。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能力,充分发挥了项目设施的作用,特别是受‘莫拉克’影响期间,每日近60毫米的雨量,基本畦田不积水、不受灾,经受了洪涝考验。”基地负责人范建良说,目前,基地新搭建和改建加固钢管大棚共294亩,实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据了解,在蔬菜精品基地建设中,我市还将以崇福新桥精品蔬菜基地为新支点,在全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提升基地建设层次,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