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牌匾文化扮靓城市名片 |
|
12月1日一大早,在昌邑城区利民街卖电器的温州人王老板就忙活着更换新制作的门头招牌,还特意装上了霓虹灯。他一边接着施工人员递过来的焊枪,一边高兴地说:“我在昌邑经营电器十几年了,店铺迁了好几次,这回换的门头招牌最上档次,最有文化味,我感到最满意。”如今,昌邑主要街道沿街两侧的商业店铺都同王老板一样,门头牌匾全部换上了新招牌,入目处焕然一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牌匾文化”。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地域文化氛围,近年来,该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规范广告牌匾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工作重点抓紧抓好。在多方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起草制订了《昌邑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和《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并由昌邑市政府以文件形式予以转发,首次明确了广告牌匾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同时,按照城市道路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广告牌匾设置规划,分门别类制定出广告牌匾设置标准,不同街路有不同标准,同一条街路的不同地段也有不同要求,做到一街一要求,一路一模式,一段一特色。
为保证牌匾设置符合规划要求,该市严格管理,严格审批,明确规定城区新上广告牌匾全部由市城管执法局广告科统一审批。为方便管理,对审批设置的广告牌匾全部登记造册,并根据变动随时更新,保证了对广告牌匾的无缝隙覆盖和动态管理。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对广告牌匾的设立早介入,早告知,对广告牌匾的大小、内容、色彩、安装,实行全过程监督审批管理。在商家装修门店时,该市城管执法局就派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告知并积极帮助他们联系、设计、制作门店牌匾。对广告牌匾相对集中的一个路段和区域,按照去小异求大同的原则,尽量规范少数与周围环境、相邻门店差异较大的,或因长期缺乏维护,陈旧、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牌匾,维护大多数业主的利益。
所属专题:
|
 |
来源:
潍坊日报
作者:
陈晓东 翟高峰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