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条生产高效桶式过滤器的流水线已经连续运作好几天了。“大多是国内新客户刚刚发来的单子。”相关负责人孙成磊告诉记者,10月开始,公司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各部门紧急拉动内需抵挡金融海啸冲击。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企业大多面临“订单缩水”、“资金难以回笼”、“融资难”等困难,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金融危机影响之下,一些以往依靠外销的企业开始谋求新的突围之路。而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内需巨大的本土市场。
金融危机袭来,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朝晖过滤”压力不小。“10月来,外贸的走货速度就变得非常慢。”总裁尤健明说,“其实我们早几年就已经在为转内销作准备了,金融危机一下加速了这个进程。”2008年正式成为“朝晖过滤”的内销“突破年”。此间,该公司决定在原有的家电过滤市场的基础上,再切入到洁净行业、水处理行业等同行业细分市场。而后者完全是针对中国市场启动的。就在不久前,公司又成功敲开了国内微生物发酵制药行业的大门,并且已经与上海、北京及石家庄等地的多家制药厂签订了供货合同,形成了年产值1000万元的医药过滤生产规模。按照尤健明的估计,整个“转向计划”将在明年一季度产生明显的减压效果。
可以说,金融危机下,每一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高度警觉。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计划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消息一传出,桐乡市鼎星寝具有限公司的老总周泉根就把笑容挂在了自己的脸上。“以前对自己转内销还有点顾忌,这个政策加大了我的信心。”
国外市场不景气,做外贸的周泉根自然不能置身世外。为了弥补损失,他想着法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分公司,专攻内销。与此同时,又很快取得了与国内几个航空公司的合作权。“做了以后,才发现中国的市场潜力特别大。”周泉根说,公司现在三分之二的销售都在国内了。虽说单位利润相对薄一些,但进军国内市场后,公司总销售量已经成功地翻了一番。
“现在,我们正加紧在全国布销售点,今年肯定要加大内销。”桐乡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的管理部经理傅维镑说。据悉,今年,以波力科技复材公司为代表的大批台资企业同样是“转内销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外销转内销已经成为桐乡很多外贸企业的选择。对此,相关部门也提醒,外贸转内销有一定的门槛,各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状态选择适当的调整方式。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