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示。“过冬”成为桐乡企业家们嘴里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就在不久前,崇福镇一家制造公司的老总还特地飞往日本、韩国,向他的异国大客户求教金融危机前的应对策略。回来之后,这位老总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事实上,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努力修正自己。经济冬天已经是企业不可躲避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以及解决呢?最近,随着国家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许多企业的确精神一振。那么,有信心之后是不是“刀枪不入”了呢?答案当然也不是。除了信心之外,企业过冬一定要主动开展自救,而且越快越好。
“非常时期”完全有必要采用“非常之策”。笔者以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敢于“慢”下来未尝不是一种大智慧。收缩战线,稳固企业内部,强调投入产出比不失为一种自救的好办法。据悉,上述老总回国后的其中一件重要事情,就是下马一个万事俱备只欠启动的项目,以使“冬粮”更为充足。这其实就是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多角度了解环境,全方位盘点资源,不急于求成,更不能攀比跟风,丧失主见。
然而,不管是紧缩政策也好,外销转内销也好,都只是一些战略上的选择问题。说到底,企业还是要尽快调整结构,加快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这才是企业面对危机的真正武器。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支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些改变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企业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对于企业而言,“华丽转身”的挑战很大,但只有积极应对,才有发展的希望。金融危机深刻地告诉我们,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大的企业,而是适应变化的企业。目前中央的新措施已经打响了“救市”战役,诸如“国十条”就是一个全面的经济刺激政策。企业应即刻在弄懂弄通重大政策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这些重大举措对于自身的关联度,把握这些“利好”为本企业带来的不同机遇,为自己重新设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