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变冷,临沭县东盛非尔德食品有限公司在南古镇建设的600亩喜万年无公害蔬菜基地大棚正在紧张施工,该镇新村60多岁的农民王洪礼如今也像城里人一样,每天早出晚归,成了自家农田里的“上班族”。提起他的收入,王老汉满足地说:“过去一亩地除去各种费用,一年最多也就收入800元左右,现在把地全部租给了企业,既有地租收入,在这里打工每天还有28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收入六七千元不成问题。”
南古镇素有“脱水蔬菜之乡”和“鲁南苏北脱水蔬菜第一镇”的美誉,拥有三兴、伊思德、菲尔德等20家脱水蔬菜企业。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模式致使土地收入微薄。针对这种情况,该镇围绕土地流转进行了有益探索,集体或农户通过签订租赁合同或协议,将土地经营权租赁给企业、单位和个人,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经营者一次或分期付给集体或农户一定的租金。这一招十分奏效,激活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80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8%。
与南古镇不同的是,这个县的临沭镇依托专业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让农民直接受益。山西村的草莓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哈尔滨高太食品公司、连云港富裕食品公司、临沂联益食品公司等4家企业联合,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土地流转形式,发展企业自控基地1200亩。按照企业要求,草莓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指导、统一交易场地、统一销售,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农产品,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该镇草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亩,草莓价格由原来的0.8元/公斤攀升到6.6元/公斤,亩产超过了8000元。土地流转促进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865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5个,带动农户13.5万户,发展生产基地30多万亩。
土地流转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流转形式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大兴镇英高埠村通过土地互换,不仅解决了地块零散、不便耕作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统一布局、规模经营。目前,该村已建立大棚西瓜、辣椒、西红柿、黄瓜等生产基地200余亩,亩产值超过8000元。
在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同时,临沭县以乡镇经管站为依托,加强管理和服务,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了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及时了解、上报农户土地流转信息,解决部分农村土地“流不动、转不出”的问题。为把土地流转纳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这个县不搞“一刀切”,制定出台了严格的土地流转程序,无论何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都必须以农户作为流转主体,严禁村组擅自代替农户与流入方签订流转合同。截至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面积4.13万亩,涉及农户9100户。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