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科技惠农助推粮食生产“节节高” |
|
金秋十月,稻浪飘香。兴国县永丰乡马良村种粮大户蓝海云种植的52亩晚稻获得丰收,据估算亩产可达510余公斤。蓝海云高兴地说,今年采用了县里推广的优质稻种和测土配方施肥,亩产量比去年提高了约50公斤,要比去年增收5000多元。
为保障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产增效,兴国县加大科技支农力度,积极开展粮食丰产、高产项目创建,使兴国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增产。据测算,今年兴国县的粮食产量又将创新高,可望达到26万吨。
今年早稻生产,兴国县龙口镇中岭村的邓宜杂早早领到了镇农技站从县里调拨过来的优良稻种,以及县土肥站发下来的配方施肥建议卡。在镇里技术员的指导下,邓宜杂改掉了长期以来的耕种习惯,采用无盘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使早稻亩产达到437公斤,比往年亩均增产60公斤。今年,该县建立了由55名农业技术指导员组成的农技服务队伍,每个乡镇由2至3名技术指导员负责该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形成技术员带示范户,示范户带辐射户,辐射户带普通农户的三级农技推广模式。并在长冈、潋江、高兴、江背、永丰等11个乡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目前共培育示范户1000户,示范面积6000余亩,辐射带动2.6万余户,辐射面积12万亩。测产结果表明,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480.8公斤,辐射户平均亩产为458.2公斤,分别比普通农户每亩多产10.7%和5.5%。
为让农民学有榜样,体会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大实惠,兴国县积极开展粮食丰产、高产项目创建活动,建立了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1个,开展了无盘抛秧、水稻新品种、超级稻高产展示区等示范点33个。每个示范区分别由一名技术员挂点指导,实行统一使用良种、统一育秧方法、统一播栽密度、统一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技术”。在水稻移栽、追肥、打药等几个技术关口,组织周边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学习,让农民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学到技术。长冈乡榔木村种粮大户梁建华种植的50多亩水稻全部被划入示范区,今年亩产达到500公斤,比往年亩均提高了近70公斤。梁建华高兴地说,如今种田也要有新“脑筋”,新技术很管用,既省时、省力、省成本,又提高产量!
所属专题:
|
|
来源:
新农民周刊
作者:
刘厚锋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