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自10月6日启动参保缴费工作以来,短短2个星期的时间,参保缴费人数迅速增加,日均参保2000多人,也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例:濮院1家7口人参保,红旗漾村支部书记80岁的父亲、78岁母亲都参保……这些是养老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
有人会说,这是政府进行任务摊派和行政手段强势推进的结果,普通的老百姓“被迫”或者至少说是被动接受。而实际上,当你看到村里、社区里老百姓拿着几百、几千甚至厚厚的一叠的几万块钱去排队办理参保手续时,你不得不相信这是真实的。试想,老百姓都很朴实、实在,能带来实惠的事情他们才会领情。
一项新制度的出台,会有不同的声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也不例外。这个声音不但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质疑,也来自于少数干部职工的畏难情绪,甚至有的人认为财政贴钱老百姓不领情,政府做“恶人”。养老保险周期长,缴费和待遇享受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挂钩,不能够明确说出今后每年要缴多少,今后退休要享受多少,这对于讲究实在的老百姓来说是政策宣传上的一个难点和软肋。也有人认为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偏低,现在一、二百的养老金能买点什么,能起到养老的作用吗?其实,此类问题都忽视了养老保险的积极意义和财政的不断投入,忽视了权利义务的对应和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据统计,桐乡市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近20万人,领取养老金的近3万人,但还有8万左右的老人无养老保障,有近20万的城乡居民未参加养老保险,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种种挑战,政府不得不考虑老百姓的养老问题。同样,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也是一样,新型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有着相似之处。我市新型合作医疗在2002年推行之初,很多老百姓连20元也不乐意交,财政补贴只有人均6元,发动老百姓参保困难重重。而如今,老百姓个人缴费达到60元,财政补贴达到人均110元,参合城乡居民达到近50万,参合率达到97%。这是为什么?因为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生病了可以报销,报销水平在逐步提高,这是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好事。
笔者在采访时曾遇到一个调速电机厂的66岁的退休职工汤志发,膝下无子女,月领养老金1500元。他说:“我老伴没有养老保险,我走了她怎么办?”听到这句话笔者感到挺心酸也很有感触。有人不禁会反问,他没有子女抚养?试问,有谁老了愿意伸手向子女要钱,何况,做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尽量让子女过得更好,子女怎么能心安理得。谁不想老了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谁不想生病了可以报销医药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每个人的愿望。
政府要对老百姓负责,不可能因为不同的声音就有畏难情绪,要为老百姓谋福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百姓来说是“包赢不亏”,只是当前水平偏低,因为我们政府的财力有限,老百姓承受能力也有限,在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之初不可能把养老金水平定得过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养老金水平会逐步提高,参加的人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出台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那么这样的好事老百姓终究会“领情”。
所属专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