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
也许人们对于2005年新创办的桐乡市凤鸣高中校名尚不熟悉,而一提起校长沈坤华的名字,却在桐乡市、嘉兴市中学界和,乃至浙江省中学化学界广为人知,交口称赞。
沈坤华,现任桐乡凤鸣高级中学书记、校长,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分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嘉兴市优秀专业人才、嘉兴市中小学名教师、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第18届“春蚕奖”和浙江省化学奥赛特级教练、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桐乡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今年夏季的一天,笔者满怀崇敬之情采访了沈坤华。他,高个,方脸,纯朴,稳健,近视镜片后透着智慧之光。谈吐慢条斯理,举止温文而雅,一副学者风范。因笔者与被访者之间26年多同行和朋友关系,使整个会见和采访显得格外轻松与和谐。沈校长首先兴致勃勃地带领笔者参观了这个投资1亿元、占地200亩的漂亮校园和先进设施,然后回到座落于行政楼三楼的宽敞办公室开始了他的热情介绍。当笔者带着好奇和关切之情请他谈谈担任中学化学教师23年来的经验和体会时,他微笑着说:“我很平凡。只不过我对教师职业很执着。自认为在教师岗位上能释放出我的最大能量。”“我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格言,并甘愿一辈子为之奋斗,永不懈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多好的人生格言,多强的职业追求!这句很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位化学教师的工作态度,亮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追求目标。难怪他能获得如此众多的荣誉称号,也难怪《嘉兴日报》、《南湖晚报》、《桐乡通讯》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通过对沈坤华本人深入的采访,并通过对他所在单位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家人的多方面了解,使我对沈坤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一个贫困乡的初中教师成长为一个高级中学校长,从一个大专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中学特级教师,沈坤华的经历有多少坎坷和辛酸可书,也有多少业绩和喜悦可写。下面3个段落犹如3张名片,展示出沈坤华执教中学化学讲台23年来的成长历程和不凡业绩。
敬业爱生 潜心教学勤探索
23年前的1984年夏天,不满20岁的沈坤华从湖州师专化学科毕业被分配到当时桐乡县办学条件最差、交通很不便利的民合乡初中任教,成为全乡唯一的大学生。面对师资严重短缺、公办教师不足一半的严峻现实,沈坤华勇敢地挑起了《化学》、《英语》2门课程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三个头”的繁重任务。他视学生为弟妹,经常走村串户做好家访及留生工作。有时天下大雨,为一次家访花上整整一个星期天、来回走15公里泥泞小路。在民合乡初中任教4年期间,他所教的班级成为全校唯一的无留生班,所带学生参加初中化学竞赛分别获桐乡县团体第一、第二和第三名,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农村初中前茅。从此,无声无名无背景的沈坤华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崭露头角、茁壮成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1988年调任地处县城的桐乡一中任教;1995年调入桐乡高级中学任教,不久后相继兼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和党总支副书记;2005年8月又调任桐乡凤鸣高级中学校长。虽然工作环境几经改变,教育对象多次变换,但他对化学教师职业的那份执爱和对事业的追求永恒不变。工作上一贯以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著称。住校生病了,他主动陪同去医院治疗;哪位学生经济上遇到困难,他热心相助。常利用星期天骑自行车数十里到南日乡、史桥乡等地做家访。所带级班班风正、学风好,经常被评为校级文明班。2001年3月某天下班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右脚大脚指骨折。医生建议休息一个月,而他在家休息3天后,就绑着石膏、支着拐杖出现在讲台上。一节课下来满头大汗,连衬衫都湿了,学生们无不为之感动。
沈坤华老师十分注重融思想教育于学科教育之中,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讲究授课艺术和课堂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富有时代气息。他讲课博古通今、游刃有余。常常从元素的发现、定律的演变讲到当今最新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带领学生遨游充满神奇的化学世界。使化学课堂气氛活跃、热情高涨,深受学生欢迎。在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评议教师活动中,他每次得分均名列班内任课教师前三名,多次名列班内和全年级第一名。任教五届高中毕业班,高考化学和理科综合成绩均名列嘉兴市重点中学前茅。他努力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多次在嘉兴市高中化学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在全市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曾荣获桐乡市“双高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等奖励。他师风严谨,不为金钱所动。作为嘉兴市名教师和省特级教师的他,许多学生家长想高薪聘请他做家教辅导,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和高超的执教水平,逐渐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同行称道的优秀化学教师。
刻苦钻研 教育科研结硕果
要让学生学得好,教师应该教得好。沈坤华深感大学阶段学的教育理论和化学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学教改实际的需要,因而十分注重知识更新和教育科研。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无法脱产深造怎么办?全靠在职业余进修。早在1999年,他就顺利完成了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专科升本科”的函授学习。还结合工作需要自学大量化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中科院和一些重点大学考研复习用书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1997年至1999年,又业余进修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研究生课程班的10多门课程,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使自己朝着“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在化学课堂教学、选修课开设、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实践,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化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其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化学特长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10多篇论文发表于《化学教育》等全国核心期刊,并分别获得浙江省化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中国化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嘉兴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嘉兴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励。还分别在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浙江省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论坛、嘉兴市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嘉兴市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展示活动高中化学分会场、温州市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长兴县化学教师全员培训班作专题讲座近20次。2001年,他的第一本专著《化学与社会》公开出版,填补了国内高中化学选修课教材的空白。2002年,他主编的《中学课本化学家传略》问世。2005年,又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化学竞赛培优教程(A、B级)》和《化学竞赛培优教程(全真模拟)》,显示出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勇于创新 奥赛辅导绽奇葩
奥林匹克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竞赛成绩是衡量一所重点中学教学质量及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桐高”领导经再三研究后将奥赛辅导这副重担交给了沈坤华。他不负众望,连创佳绩。2000年以来,经他辅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化学竞赛中获奖近100人次。其中,获2001年全国化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8人,获奖人数名列嘉兴市第一、浙江省第三。经他辅导的学生徐晓东、王海梁均以浙江省个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全国决赛一等奖,分别入选第34届、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还分别获2002年、2003年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先后保送北京大学深造,取得了迄今为止嘉兴市学科竞赛的最好成绩。另一名高三学生金坚石2005年1月入选全国化学冬令营,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获二等奖,保送南京大学。从此,一批又一批兄弟高中的领导和老师前来桐高“取经”,一封又一封信函或一个又一个电话邀请沈坤华前往外地“传经”。奥赛辅导的成功,使沈坤华所在的桐高知名度大增。
桐乡高级中学在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固然与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努力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沈坤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为了有效解决奥赛辅导内容多、时间紧、难度大的矛盾,沈坤华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学—点拔—讨论—实验”、“学生讲课—教师总结—练习反馈”、“让学生自编竞赛试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赢得了时间,又提高了效能。他对竞赛辅导时间分秒必争,每到“五一”、国庆长假和周六下午便是竞赛辅导的黄金时间。非常重视“苦干”与“巧干”相结合,借助科研成果促进辅导实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他既强调高中化学实验教材中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又重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双休日、国庆长假带领学生到嘉兴学院、湖州师院和地处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进行化学操作训练。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实施了“激发兴趣,自主学习,重视实验,思维创新”的十六字竞赛辅导策略,并撰写成论文《开展化学竞赛,提高学生素质》公开发表,获嘉兴市论文评比一等奖。还在2002年省科协主办、省化学会、省教育厅教研室等单位承办的“浙江省青年学术论坛·理科分论坛”作专题报告。由于成绩突出,沈坤华校长相继被中国化学会、浙江省化学会授予“园丁奖”、省优秀竞赛辅导教师、省化学奥赛特级教练等称号,还被邀请参与了全国化学竞赛大纲、竞赛章程的修订和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培优教程》的编写工作。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6年前,身为高中毕业生的沈坤华毅然选择了报考师范、当好教师的人生之路;26年后,身为高中校长的沈坤华更加潜心于培养学生、教育改革的神圣事业。他甘愿以自己毕生的努力,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桐乡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不懈追求,无私奉献。
所属专题:
|
|
来源:
湖州日报
作者:
杨金田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