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姜光荣夫妇田间“掘金” |
|
碧绿金黄满眼映,又到金秋收获时。在青县金牛镇双庄科村一大片高低交错的农田中,20多个身影正在田中忙碌。“棉花丰收了,她们正在摘棉花呢,过些天还要收玉米。她们既是我雇佣的工人,又是我们种植协会的会员。”村民姜光荣向记者介绍说。她就是这700多亩田的主人。2004年,姜光荣夫妇弃“工”投“农”,拿出干机箱厂的全部积蓄,承包了700多亩土地,从此走上了搞农业种植的致富之路。
闲置土地,终寻“新主”
据双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陈瑞明介绍,村里有机床配件加工厂40多家,从业人员500多人,许多村民没时间种地,原来大片大片的耕地都被闲置了。
2004年村里来了个河间人,想承包村里的土地,村委会经过调查,大多数村民、党员都同意承包。这让姜光荣夫妇心动了:别人能承包搞农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丈夫陈修权身边的朋友有搞农业种植成功的先例,再加上农民自身对土地的眷恋,夫妇俩决定带着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梦想承包土地搞种植。
这一年,姜光荣夫妇拿出以前和人合伙干机箱厂积攒下来的全部积蓄,采取承包、调换、补偿等方法,将村中的600余亩,再加上村里给提供的120亩机动地,共700多亩土地承包了下来,进行集中管理。土地承包费为每亩150元,年初预付,承包合同一签就是8年。
“土地调换很不容易,一人一个想法,像我的百十亩耕地中夹杂着人家一二亩耕地的情况有很多,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方便。不过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给他们都调到地头或路边,他们却欣然接受了,予人方便,自己方便。”朴实的姜光荣对记者说。
国家政策、地方帮扶,圆了姜光荣创业梦
土地承包后,姜光荣夫妇把“家”搬到了几百亩承包田里。由于承包田离村子远,没水没电,好多农用机械设备用不上。水电设施成了他们最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陈修权在外跑水电等手续,搞设施建设,姜光荣在家组织雇佣的农村妇女进行棉花、玉米种植。辛劳有了收获,在村里乡里和电力、水利部门帮助下,水电手续一路绿灯,转眼7华里的高压线连杆带线架到了承包田中,一眼360米深的深机井加上输水管道也投入使用。姜光荣这边也非常辛苦,有低血糖毛病的姜光荣曾多次休克,但她还是咬牙坚持过来了。由于是头一回管理好几百亩地,管理、技术方面不熟悉,最后年底结算只是不赔不赚,但他们却积累下不少经验,决定来年再接再厉。
2005年,因为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坚实的设施基础,再加上老天帮忙。这一年每亩收益了300多元,700多亩就是20多万元,这一次他们笑了。
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7月,狂风暴雨“血洗”了他们的农田,棉花地、玉米地一片狼藉。姜光荣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非常难过,“当时心都碎了,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感觉就像天塌下来,希望全没了。”当年,他们损失了25万多元,但灾难没有击垮他们。去年,夫妇两人从头再来,修建排水设施,管理上更加精心,这一年他们又盈利20多万元。
2008年,姜光荣给自己的400多亩棉花上了保险。今年6月,一场冰雹袭击了他们的棉田,根据受灾情况他们拿到了2400元的赔偿。“要是前年上了农业保险的话就不用损失那么多了。有了国家的这些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丰收希望。”姜光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成立种植研究会,造福乡亲
自己种植有了收益,不能忘了乡亲。2005年,姜光荣夫妇在民政局申请注册了“青县新型农业种植研究会”,研发、推广新品种,向乡亲们无偿传授新技术,经营农资。
姜光荣介绍说,她推广的新品种都是经过自己种植实践过的,销售的农资都是“放心农资”,而且价格低廉,协会还经常组织培训,传授种植技术。
协会刚成立时,范围小、会员少。姜光荣雇的60多名本村及周边村的农村妇女就成了协会的第一批会员,由于协会免费为会员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积极解决会员在种植方面的技术难题,协会口碑越来越好,会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到今年,已发展会员近千名,带动200余户种植棉花2600亩、玉米4000亩。
“我们在2005年就开始推广‘秸杆还田’技术,现在全村及周遍村85%以上都进行秸杆还田了,先进的播种、控肥等技术也都推广给了大家。今年,在青县科协帮助下,我们又和省农科院签订了定点繁棉籽协议。所以,我们种植的棉花都是定点销售,而且人家都愿意要。”姜光荣说。
当记者问到今年预计收益多少,今后有什么发展规划时,姜光荣说:“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希望很大,收入最保守的说也能有20多万元。现在正计划建猪舍,搞种植、养殖一体化,争取稳中求胜。”
所属专题:
|
|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郭彬 黄绍华 苏炳松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