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人文桐乡>>文学
 最近更新
  • 俄罗斯印象(十)
  • 桐乡的文庙与武庙
  • 独自一人在异乡过年
  • 自然的女人最美丽
  • 一盆鸡肉
  • 闲话民间“抓周”习俗
  • 夏家浜与夏尚书府
    夏家浜与夏尚书府
    宅砖雕门楼
    宅砖雕门楼
    水乡古镇乌镇
    水乡古镇乌镇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云龙阁和大井

      桐乡老城区里有一处叫“云龙阁”的路段,它可算是老城区的中央地段。昔日,凡从南门进来的行人,云龙阁是必经之地。昔日桐乡县衙就设在云龙阁西段。县衙前的街路称县前街,云龙阁路段只是县前街的一段。因为这里有座“云龙阁”很有名(1851年毁于火患),所以人们将此路直接称为“云龙阁”了。


      当年,好几座御赐建造的石牌坊矗立在云龙阁。“节孝祠”建在云龙阁,南司公园的大门也建在云龙阁。此外,云龙阁还有一口曾救了桐城百姓性命的大井。那便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那场大旱,河底向天,淤泥干裂,全城近一半的百姓依靠这口井的水饮用,维持生命。


      说到这口大井的来历,过去,桐乡县城虽是水乡集镇,市河稠密,但河道狭浅,加上管理不善,一些人常在河中倾倒垃圾,年复一年,河道阻塞,水质浑浊,导致病菌蔓生。于是,一些大户人家开始在院内掘“私井”,但普通人家无此条件,因此大家期望能有一口“公井”。
      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桐乡知事邹可权发起在云龙阁地段开挖一口深井让人共享,井址选择在云龙阁路段,因为这里属中心地段,又处在县衙旁边,且是交通要道,老百姓担水方便。


      有了县知事牵头,县署拨款,各方富绅纷纷捐助,不久,一口深一丈四尺、直径四尺的水井很快建成了。井的周壁全用土瓦围成,日出水量数百担,井面铺盖石板,石板厚约三寸,上凿有尺余圆孔两个,两只吊桶可同时向井内提水。每逢大旱之年,井水不枯,云龙阁大井解决了全城近一半百姓的饮用水,可谓功劳不小。


      后来,有小孩子贪玩,落入井中,为安全计,井盖石板用一大石圈围住,石圈顶上用木板盖住,不打水时加锁。再后来又用木栅围住井之四周,以确保安全。民国三十年,井口安装上了轱辘,以减轻吊水者体力。抗战胜利时,由商会集资,安装抽水唧筒(杠杆式),从而省去了费力提水的麻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梧桐镇人口的增加,用水量骤增,政府陆续开凿9口深井,供应自来水。后来又开办了地面自来水厂,将自来水送到百姓家中,云龙阁大井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云龙阁地段早已是阁无井湮,只留下了闹市区有一家饭店和浴池仍然使用着它那响亮的名字。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毛德新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