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昆山:农业基地建设“发力”

2007年05月18日 15:12 来源: 昆山日报
桐乡手机报
 欢迎订阅《桐乡手机报》,每日发送一次,发送短信5111到10086即可开通,详询10086。
  “五一”黄金周期间,前往千灯大唐农业生态园的市民发现,生态园南的一片农田上,出现了一大片连体大棚。“这是生态园第三期工程项目。”生态园一位负责人介绍道。与生态园前二期工程注重生态休闲不同的是,三期工程主要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

  这位负责人指着成片的大棚说,整个三期工程1100多亩,其中精品果园50亩,设施栽培大棚110亩,高效特种水产养殖60亩,改造低产鱼塘240亩,高产粮田及种繁育基地650亩。他说,工程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市农林局正在规划生态园的种植布局。

  建设农业基地是昆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让昆山有限的农业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我市农业今后的发展目标。而农业基地以其规模化、集约化、示范化、工业化等优势,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多的效益。因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功夫下在了各种农业基地的建设上。

  为此,我市在完成了大唐农业生态园一、二期工程后,去年抓紧实施三期工程建设。同时,又在周市镇和巴城镇分别规划建设了昆山市高效农业市北基地、巴城万亩优质葡萄基地。目前,这两个基地按照规划已经动工。

  记者在市北基地看到,基地正在加紧设施建设,大棚设施栽培区已经建成。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规划6000亩,涉及市北、斜塘两个村,核心区位于市北村。从去年下半年立项至今,区内已拆迁鱼塘191亩、养鸡户2户,迁移苗木8.5亩,至今年底,基地700亩核心区将基本形成。

  巴城镇的葡萄近年来已有一定名气,截至去年底,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为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去年底,我市在巴城镇原有葡萄种植的基础上,规划了万亩优质葡萄基地,用三年时间,把巴城镇的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建成后的万亩葡萄基地集生产、观光休闲、技术、品种展示推广为一体,将作为阳澄湖旅游产业的一个延伸。这是我市种植业中,除粮油以外的最大一个基地。今年规划发展的2500亩地,目前已全部种上了葡萄苗。
所属专题:
来源: 昆山日报 作者: 记者 袁福荣 张 欢 编辑: 沈正禹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