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斜风斜雨过斜桥

2020年12月04日 08:47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康泾

  保存完好的斜桥站。

  关于海宁斜桥,以前我只知道榨菜。

  大学时,同班有个女同学是斜桥人。每年寒暑假,大家都会从家里带些土特产来,那位女同学带的就是榨菜。榨菜是袋包的,携带很方便,平时她就带到食堂过粥下饭。有男同学看到后,就要一些来吃,包装上印着字,便知道“斜桥”是出榨菜的。等长大一点才知道,我们桐乡高桥跟海宁接壤,那一片都产榨菜。后来高桥还做成航空小包装榨菜,上了飞机,与斜桥榨菜不分伯仲。斜桥人说他们的榨菜正宗,高桥人说高桥的榨菜好吃,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味道肯定各有千秋,只不过吃惯了的,先入为主,有时候就有一种天然抵御外来食品的“免疫功能”。

  话说回来,读大学就知道斜桥、吃到斜桥榨菜,现在大学毕业都30年了,居然一次也没有去过斜桥。其实现在交通如此发达,区区十几公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只不过人向来喜欢捉弄自己,近在眼前的东西往往不会在意,非要跑大老远去折腾,不然怎么叫“舍近求远”呢?

  在斜桥镇西街上,有一处“米谷故居”。之前我对“米谷”并不了解,百度完“米谷”词条后,才知道原来是从斜桥走出去的著名画家。延安时期,他曾与华君武一起创办鲁迅艺术学院漫画研究班,建国后,又与张乐平等人一同创办了《漫画》杂志,后又去了苏联、法国、英国。我们在米谷故居逗留的时候,一名头发渐白的女人牵了一条狗走过来,跟我们说:“这里的人都不叫他米谷,叫他朱禄庆。”我好奇地打量起这位貌不惊人的女人。“我的父亲,跟他、跟殷白那时候都是好朋友,他们经常混在一起。后来,朱禄庆他们商量要出国,我奶奶听到后马上赶到朱禄庆家里,后来硬是把我父亲从火车站拉了回来。她不让他出去。我父亲就一直留在了这里。”我笑了:“要是你奶奶当初不把你父亲拉回来的话,兴许今天你爸爸也成了名人。”女人笑了笑:“谁知道呢?死在国外也说不定。”既而又像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出国有出国的命,小镇有小镇的命,都是注定的。”

  在斜桥,一座百年火车站至今保存完好。虽然现在早已不再承担客运任务,不再有旅客上下进出,但是作为历史见证,它依然在风雨中坚强矗立。特别是日军建于站台附近一东一西两座圆筒型炮楼,上面密密麻麻的机枪眼和观察口,直对着铁路和外面的道路,让我们一看到这些,眼前仿佛就浮现那些无法抹去的悲惨画面。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当初日寇为了造这两个炮楼,苦于斜桥不出砖头,硬是让镇上百姓每人上交几块砖,不交的就不让通行。许多人为了活命,只好连着几天不出门。如今,斜桥火车站只是作为沪昆铁路沪杭段的一个会让站,早已融入进普通老百姓的宁静生活。尽管如此,只要你稍作停留,还会偶尔听到列车经过的轰鸣声;站在高处,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火车飞驰而过的壮观景象。

  真正的斜桥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而关于斜桥桥名的来历,也似乎和这座名桥一样,消失在现代人的记忆里。或许为了让后人记住乡愁,在一座“赝品”斜桥下,我们读到了相关文字。相传,斜桥塘河上新建了一座桥,一直没有名字,让私塾学堂的老先生取名,老先生嫌桥造得蹩脚,没取就回转了。后有一天,一位农夫摇着船从桥下过,正巧被老先生看到,老先生捻着胡须说:“曲人曲撸摇曲港。”没想到农夫脱口而出:“斜风斜雨过斜桥。”老先生一拍大腿道:“有了!”遂把桥取名为“斜桥”。这个说法是否被镇上百姓认同,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倒宁可信其真。无论怎样,它将一座无生命意义的桥赋予了普通人的生活情趣。老先生起初有些清高理所当然,不过最后还是善作善成,说明斜桥人心地还是善良的。再说摇船的农夫也可以出口成诗,想必斜桥人多少是有点文化的。当然,农夫是外乡人也未定,正如记下这些啰嗦文字的我一样,或许同是匆匆过客。

  我们在洛塘河畔匆匆走过,断断续续闻到来自“浙江斜桥榨菜食品有限公司”的特殊味道,与平时吃到的榨菜味道似乎相去甚远。这多少让我有些失望。尝到的与看到的总是不一致,看到的与想象的也总是有偏差。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不过,人一旦想通了,这也就不足为奇,更不会因此总是产生失落。因为虚虚实实,一切全在我们的意念之间。正如,看起来“曲人曲撸摇曲港”是实的,“斜风斜雨过斜桥”是虚的,不过真要辨别起来,前者过于平淡无味,甚至还有些苦不堪言,而后者呢,要多浪漫有多浪漫。恐怕,唯有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才会轻松吟出“斜风斜雨过斜桥”这样的诗句来。

  ○康泾,本名陈伟宏。桐乡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歌。著有长篇小说《青镇人家》、诗文集《稻草人》、诗集《50°》等,主编诗集《寻找》。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