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人物
本报专访桐乡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他说:我还是个不断学习的“小学生”

人生的底色是家乡

2020年11月10日 08:31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沈晓洲/文 孙一聪/摄

  朱永官(左)和村里的老人亲切交谈。

  朱永官(右一)回到濮院镇新星村走访。

  围坐在小小的八仙桌边,与许久未见的父老乡亲谈起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此刻,他是一个充满乡愁的游子。他,就是出生于桐乡濮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朱永官。

  朱永官,这位从濮院镇新星村走出的普通农家子弟,30多年来潜心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生物学,在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行为与环境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见到家乡的记者,朱永官院士眼睛里透出深深的笑意。在整个采访中,他的介绍深入浅出,就像一位温和亲切又知识渊博的长者,带领我们了解他的研究成果、成长经历。而在他浓浓的乡音中,我们亦能深深感受到他作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谈乡愁

  “家乡永远是我的牵挂”

  从奔走在外求学的农村少年,到成长为土壤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前不久,朱永官忙里偷闲回到家乡,既有乡亲们的热情邀请,更是乡愁的内心驱使。

  “我在外求学有35年左右的时间,回国以后,我一有时间就会回到家乡走走看看。”刚一落座,朱永官的一席话,瞬间就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在朱永官的讲述中,我们似乎也能和他一起回到那段在家乡生活、求学的年少时光。

  1967年,朱永官出生在濮镇院新星村一户普通农户家中。父亲是村里的农技员,母亲目不识丁,却都目光长远,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朱永官记得很清楚,上高中时的学杂费是14元5毛,这对于像他这样的农村家庭来说可能是好几个月的积蓄。但是父亲对于让他上学的事情很坚持,特地和两个哥哥开了一个小型家庭会议,一家人省吃俭用,不计回报地供朱永官读书,从没有让他在读书和养家糊口之间做出选择。

  父母和哥哥们的默默付出,朱永官唯有以努力读书来回报。读高中的时候,学校在桐乡城里,家在濮院的他,为了省每次一毛两分的车钱,往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他吃最便宜的菜,一瓶咸菜就能撑一个星期,却如饥似渴地在学校图书馆里汲取精神食粮。“身处那个年代,也不觉得苦,只是觉得能在县城里读书很幸福,同学们积极向上,老师们也给我们加油,所以学习的劲头很足,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美好的求学时光。”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朱永官感慨于自己的幸运,言语间,他对家乡、对亲人、对师长表露出浓浓的感激之情。

  “对我来说,家乡是我人生的底色,我就在这个底色上绘就人生的蓝图。家乡的味道、情感、底蕴都是我成长最原始的动力和基础。”在朱永官看来,这个阶段,是他从年少无知走向广阔天地的过渡,是他一生中磨砺性格、养成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感恩于家乡这片人文厚土的滋养、感恩父母亲友的无私、感恩学校师长的培养,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他的牵挂。

  谈家风

  “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导师”

  考中专是朱永官人生中经历的一次小挫折。那一年,朱永官没考上中专,这让他非常沮丧,饭也吃不下。但是父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倒宽慰他:“没关系,中专没考上,那就继续去上高中。”父亲的一句话,让那个敏感、受挫的少年瞬间心思坦然了,他振作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城的重点高中。

  “我父亲这辈子从来没有责备过我……”说起父亲,朱永官红了眼眶,声音也有些哽咽。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永远是温和慈爱的,从初三开始直到上大学,都坚持送他去学校,一趟不落。学校通知开家长会,父亲也总会从繁忙的农活中抽身参加,从不缺席。年少的朱永官心疼父亲,劝父亲不要送他上学了,但父亲却很坚持,总要目送着朱永官进了校门才会安心离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父辈希望能给孩子引个路啊……”朱永官喃喃道,“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导师,也是终身的导师,特别重要。尽管他们那一辈人没有学识,但是他们对孩子的那份期盼和对知识的渴望一直影响着我。如今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孩子,我想这也是家风的一种传承。”

  这些年,无论是少时求学、长大后出国深造,还是工作后遇到困难,朱永官常常会想起父亲期盼的目光,那份期盼一直鞭策着他,他也常常以此勉励自己。

  谈使命

  “为国家做事,为民族做事”

  在父亲的殷殷关切中,朱永官正式走上了专业研究之路。1989年,朱永官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0年前后,已经先后在英国女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学习和工作多年的朱永官,在与国内科研单位的合作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近年来国家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迅速提高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水平。朱永官意识到,是时候回国效力了。

  “8年的国外求学工作经历,让我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学识积累、科学训练,因此,我认为那时是报效国家的最佳时机。”在2001年3月26日,朱永官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一篇名为《期盼投向祖国发展大潮中》的短文,文中他在为祖国的快速发展而由衷赞叹的同时,也表达了尽快回国效力的迫切心情。一年后的2002年1月,35岁的朱永官结束了国外的工作,携家带口登上澳大利亚飞往北京的航班,成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回国后,朱永官围绕国家需求,沉下心去做科研。在学术上,朱永官始终认为在中国的土地上做科研,就必须围绕中国的需求,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他设定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最根本的依据,也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砷污染超标、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问题,朱永官选择了环境砷污染相关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课题,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土壤修复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围绕中国实际,在水稻砷吸收积累的调控原理方面及其解决途径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独创性重要成果,先后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2019年11月,凭借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年仅52岁的朱永官在院士增选中不负众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国已经18年,如今回头看,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我的基准就是为国家做事,为民族做事。”朱永官说,个人的成长要融入到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发展中,永远怀有那份家国情怀,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

  谈成就

  “我还是个不断学习的‘小学生’”

  即便是如今已经在专业领域取得斐然成就,朱永官仍然谦虚地说:“我还是个‘小学生’,还在不断地学习。”在朱永官看来,当选中科院院士这件事,是团队同事、国内外同行长期合作的结果。他认为,在基础科学构架已经高度完善的今天,科学研究已经不可能靠某个人“拍脑门”就能完成了,“任何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须要有团队协作精神,都必须要有互相学习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作为开拓者,朱永官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在土壤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目前,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团队已经先后有3名成员由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在科研舞台上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形成了一套以优秀科学家引领指导提携作用为龙头、以团队协作为动力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生态环境研究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而对于正在追梦路上的家乡后辈们,朱永官要分享的是:孩子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甚至可以把理想设置得远大些,朝着理想不断努力。

  谈及家乡未来如何发展,朱永官滔滔不绝。“我觉得桐乡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如何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无论是经济收入、生活环境还是文化素养,都要不断改善提升。”朱永官说,桐乡拥有“乌镇”这块金字招牌,正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希望他们来到桐乡的时候,感受到的不仅是美景、美食,还有桐乡百姓昂扬的精神风貌。得知目前桐乡正全力打造“风雅桐乡”这一文化品牌时,朱永官表示很期待,他说,桐乡要不断优化提升这座城市的发展软环境,让桐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惠及每一个人。

  想为家乡做点事情,也是朱永官常挂在嘴边的话。和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合作建立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是朱永官此次回到家乡的一件大事。朱永官希望能借助这一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家乡引进更多项目、人才、资金作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