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人物

让每一名师生“弥满着生命力”

——访桐乡市茅盾中学校长倪树平
2020年11月10日 08:29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朱方红 通讯员 严秋萍

  倪树平近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二十载引领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显特色。位于市区振兴东路的桐乡市茅盾中学(以下简称“茅高”),成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该校以茅盾先生名字命名,以“特色彰显,德鸿抓实,全校规范”的办学路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特色化、可持续的示范性高中学校。

  本期“校长访谈”,来听茅盾中学校长倪树平讲述茅高的办学之路及他的教育情怀。

  记者: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茅高秉承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倪树平:学校确立了“学习茅盾,自强不息”的校训,以“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地成长”为育人理念,将“茅盾精神”渗透进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处细节中,为学生立志、立德、立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学校秉承茅盾先生“自强不息”的生命准则,用茅盾文化激发青春活力、锻造学习张力,用“茅盾精神”涵养人格魅力、积蓄未来潜力,让每一名师生都“弥满着生命力”。

  记者:在茅高校园里,可以看到许多与茅盾先生有关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精神价值?

  倪树平:学校以“茅盾文化”为主线,通过校名、路名、标语、板报、文化节等载体,让茅盾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茅盾先生一生,我们将茅盾的人格魅力视为得天独厚的教育财富,并将茅盾的“治学”动力归结为自我激励和时代需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的内心都蓄满“箭在弦上”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在实践过程中明确了“精神常春”“文化常青”“活动常新”的理念,树立学生的“自信”之梁。同时,我们通过探寻茅盾的足迹、品读先生作品等方式,启迪学生心智、铺就“自立”之路。

  记者:升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在实际过程中,茅高如何抓好升学?

  倪树平:我们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教育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并且付诸行动,为实现自己这一目标而不断前行。

  我们积极推进有深度的德育,开展立志宣誓、茅盾歌行、红色实践、“红五月”、成人仪式等一系列精品特色教育活动。此外,我们以“科研引领、抓实常规、精准备考”为教学工作总要求,重视教学研究增合力,深化教学常规重实效,聚焦精准备考提效率,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记者: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茅高是如何做的?

  倪树平:我们通过坚持“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位一体的格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规划教师的发展之路,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丰富师德建设内涵,将提升职业理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育人能力融为一体。通过构建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完善教师团队的发展激励机制,客观、公正、合理地考核教师的发展,共同促进教师成长。

  记者:今年是茅高建校20周年。20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展望未来,茅高有何新规划?

  倪树平:我认为,茅高要在20周年的发展积淀与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化办学思路,以国际视野、科学思维、长远战略眼光规划未来,凸显茅盾特色文化,力争把学校办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学生向往的“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省内知名区域性名校。

  同时,茅高将努力培养顺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装备、教育管理、教育水平等的现代化。

  记者:茅高在体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硕果累累,不少学生凭借着体育、艺术特长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您觉得怎么样的学生适合走体育、艺术之路?

  倪树平:近年来,学校的田径队、乒乓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在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了不俗成绩,有学生还凭借体育、艺术方面的特长,考取了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体育、艺术教育已成为茅高的一张名片。

  我认为,相比于一般学生,走体艺之路的学生更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走体艺之路,首先要热爱体育、艺术,并有浓厚兴趣;其次要有一定的体育、艺术方面的天赋;第三,需要付出艰苦的训练,持之以恒。

  记者:当下,不少家长会让孩子从小参加各种兴趣班,并早早地为孩子的升学作准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倪树平:我认为,让孩子参加多种不同的兴趣班,可能会加重孩子负担,引起孩子不必要的反感和厌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从孩子的个性、需要出发,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多做有益的尝试。相比于兴趣班,在孩子小时候,家长的陪伴、亲子间的沟通等更为重要。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