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邻里情……

身边的故事最动情

2020年10月09日 08:28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 杨文婕 沈淑桦 朱方红 王一

  中秋遇上国庆,这既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望着朗朗明月,各种情感弥漫开来,因为有了这些情感的围绕,我们幸福并感动着!

  这些日子,记者走访身边的一个个普通人,听他们讲述动人故事,感受背后一份份浓浓的情意。愿我们即使身处“诗和远方”,也能看到月与故乡。

  千山万水

  难忘“战友情”

  钟跃与曾经的“战友”通过微信视频聊天。

  “钟跃,祝你节日快乐!”国庆节前夕,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钟跃接到了一个来自武汉的微信视频通话请求。

  微信那头是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护士程青青,也是钟跃昔日的“战友”。

  “青青,你现在依旧在发热门诊吗?”“其他同事都还好吧?”“帮我向大家道一句‘节日快乐’。”……隔着手机屏幕,两人分享着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钟跃告诉记者,在武汉时,程青青是她的搭档,但两人却只能在层层防护下沟通交流。“现在这样可以‘面对面’聊天的感觉可真好。”她感慨万分。

  其实前不久,钟跃还收到了一份来自武汉的节日礼物——“月圆荆楚,致敬英雄”高级定制月饼。望着这份跨越千里的礼物,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52个日日夜夜,瞬间又涌上钟跃的心头。这位坚强的女护士趁人不注意,偷偷用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滴。“此刻,6000万湖北人民想念您,您的英勇付出,我们会永远铭记!”……礼物中还有一封感谢信,钟跃一字一句认真地朗读着。“对于护士而言,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没想到我们回来后,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真的很感动。”她说。

  丰盛家宴

  温暖“邻里情”

  社区志愿者在金阿姨家烧了一桌菜。

  “金阿姨,我们买了菜和水果,来给你和雪慈过中秋了。”10月1日,梧桐街道永宁社区党委委员朱晓洁敲开了社区居民金晓霞家的门。

  金晓霞一家是永宁社区重点关注的残独家庭。金晓霞今年73岁,女儿韩雪慈患有小脑萎缩。多年前,金晓霞丈夫病逝后,家里团圆饭就吃得不怎么热闹了。今年的中秋宴,朱晓洁特地带着社区干部、巾帼志愿者一起来到金阿姨家,让这场家宴重新热闹了起来。

  洗菜、切丝、烧饭……大伙儿在厨房里忙开了。有人来访,最高兴的还是韩雪慈。一见熟悉的人前来,她露出了甜甜的微笑,用不太流利的口齿说出了“漂亮的小姐姐”几个字。

  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家宴开席了。席上,韩雪慈颤颤巍巍地举起杯子和大家干杯。看客人放下筷子,她还慢慢地拿起餐巾纸主动递去。“雪慈就像小太阳,用乐观和坚强感染着身边的人。”朱晓洁说。

  朱晓洁告诉记者,考虑到金晓霞母女的情况,社区为她们安排了医生定期上门义诊、送去残障人士专用洗澡椅,还帮忙采购各类日用品等。

  每年3月,社区干部都会带金晓霞一家外出踏青,今年受疫情影响,踏青时间推迟了。趁着长假天气晴好,社区干部再次组成“护花”小队,带着金晓霞和韩雪慈逛凤凰湖。凤凰湖畔,韩雪慈手里拿着风车,在桂香阵阵的秋风里笑得很开心。

  一份份快递

  无价“亲情”

  裴晓云通过微信为家人送上祝福。

  裴晓云,山西人,来桐乡8年。买房、结婚、生娃,如今,桐乡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这个中秋,裴晓云没有回山西。但记挂着家人的她,早早地在网络平台订购了一份朴实的礼物,通过物流送到老家。中秋节前一天,她习惯性地打开微信,与家人视频连线,拉拉家常,念叨念叨幸福的小日子。

  “妈,我给你们买的米、油、肉都收到了吗?”“收到了,你爸也给你寄了东西,有你爱吃的苹果。”“过几天我要去喝喜酒,我让你姐给我染染头发。”……隔着屏幕,裴晓云与妈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离家的日子久了,彼此的牵挂都化作了一份份快递、一句句家长里短。前几天,裴晓云就收到了一个大包裹,打开都是她爱吃的。“连爸妈自己种的番薯、山药都给我寄过来了。”裴晓云笑着告诉记者,有一年,老爸执意让她从山西带一瓶醋回桐乡。结果半路上醋瓶翻了,旅行箱里满是醋味,至今记忆深刻。

  这几年,裴晓云回家的日子不多,但她常常会往家里寄快递,有时是零食,有时是生活用品。点点滴滴的思念,就通过快递带回了家,带到父母身边。

  “爸爸,我给你买了保健品,快递已经发出了,应该到了。”“我这次的中秋月饼,寄晚了,你们过几天才能吃到。”“妈妈,我给姐姐买了面膜,记得告诉她。”……一份份小小的礼物,浓缩着她对家人的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暖心“师生情”

  徐玲钰为同学们上课。

  10月7日下午,桐乡第一中学教师徐玲钰正在监考高二年级月考。望着讲台下学生皱眉思索,寻找着问题最优解的样子,徐玲钰的思绪飘回到了5年前,自己在这里求学的模样。

  “我是一中2015届毕业生,高考后报考了师范学校。机缘巧合下,我又回到了母校实习。”徐玲钰说。熟悉的环境和教师团队让她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凭借着实习时的优秀表现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毕业后徐玲钰顺利成为一中的历史老师。

  “母校曾经培育了我,现在又成了我梦想启航的港口。”徐玲钰说。从学生到老师,从讲台下到讲台上,身份的转换让徐玲钰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如今回到母校的我,更能体会到从前老师们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徐玲钰和她高中时期的历史老师张根娣同处一个办公室。“张老师教学细致认真,同学们都很喜欢她,那会儿还亲切地称呼她为‘阿根’。”徐玲钰告诉记者。

  入职以后,“阿根”发挥着传帮带作用,帮助徐玲钰克服了不少教学难关。“同事都说我跟张老师越来越像,快成‘小阿根’了。”她笑着说,她将继续传承老师们的精神品质,和学生们在梧桐树下共同成长。”

  没有血缘的缘分

  别样“助学情”

  汤锡强经常通过手机了解受助学生情况。

  20年时间留下了400多次献血记录,嘉兴市道德模范汤锡强的故事,相信桐乡市民并不陌生。但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献血大王”同样还是位“爱心叔叔”。

  “叔叔,中秋国庆快乐!我在西安挺好的,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叔叔,今年国庆因为疫情原因不能来做客了,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节日快乐!”

  ……

  对于汤锡强来说,这个假期是从一条条微信祝福开始的。祝福那头,正是这些年他资助的寒门学子。自2013年以来,他陆续资助了11名困难学生。每名困难学生每年资助费用在1.5万元左右,对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额开支。但汤锡强却乐在其中,“他们正值追梦年纪,有机会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一种爱心。”他说。

  往年每到中秋,汤锡强总会给孩子们寄上一盒月饼,有时也会邀请他们来家做客,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见面就改线上了。

  说话间,他递给记者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生正是今年新结对的寒门学子小晴(化名)。“小晴家庭条件很困难,但孩子乐观坚强,今年高考以651分的成绩被西北政法大学录取了。”他拿着手机,仿佛是在介绍自家的孩子。

  “叔叔,受您影响,我尝试加入学校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想多参与公益活动!”“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爱心叔叔”对孩子的满满关爱。

  “他们的成长是我的收获,他们的努力是我的动力。”汤锡强说。平日里,孩子们也会时常在微信上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没有血缘关系的缘分,因为“爱”从此有了牵连。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