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大运河上的摆渡船

2020年09月11日 08:28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陆炳祥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在桐乡境内长达40余公里,宛如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镶嵌在桐乡大地,哺育着两岸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因此桐乡人往往以“运河人家”自居。

  在桥梁还未大量修建的年代,摆渡船曾是连接大运河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因而大运河上渡口众多。直至改革开放后,许多渡口逐渐被桥梁所取代,摆渡船也逐渐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1985年以前,濮院、新生两乡境内的大运河上没有一座桥,人们要出行到对岸,必须乘摆渡船过去。当时境内自西向东有3个渡口,即位于新生乡妙智村的永新渡口,位于妙智村和新村村交界处的妙智渡口,位于张家桥村与嘉兴运河农场交界处的正家笕渡口。

  永新渡口是新生乡通往县城桐乡的主要途径。此地古时有永新铺,设有酒肆、茶馆、药铺等。据《光绪桐乡县志》记载:“永新铺在永新乡运河塘北,到县20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安全起见,把原来的木质船更换成了钢质平底渡船,日渡量超过100人次,因临近的炉头镇南王村毛家渡建桥后,该渡功能渐退,于1999年12月撤渡。

  妙智渡口是3个渡口中最闹猛的,这里有小集市、茧站、肉摊、糕团点、茶馆等,运河对面设有大型粮站,一艘渡船时常是满载去、满载回。2000年横跨大运河的桐星大桥建成后,渡口停用。

  正家笕渡口是运河北岸的人们通往濮院镇的又一途径,南岸建有四角形、石柱木顶结构的凉亭,供乘船人在此等候时休憩之用。1985年横跨两岸的新运大桥建成后撤渡。

  每天清晨天刚微白,摇摆渡船的船工就会在渡口的船埠头上,等候第一批乘客的到来。摆渡船的船舷上挂着救生圈,船头上吊着两只废弃的橡胶轮胎,一支竹篙放在摇橹的一侧,方便取用。待有四五个乘客上船时,船工的眼睛往岸上一瞄,确准岸上无人,才撑开船,摇着橹把,向对岸驶去。乘客时多时少,但船工就这么来一渡,去一渡,几乎没有消停的时间,就连中饭都是家里人送来的。上船时,年老体弱的,带着重物的,总会有人帮助。船工也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有时摆渡船刚撑开,忽听远处岸上有人喊“等一等,等一等……”船工立马掉头让其上船,其他乘船的人也很少有怨言,印证了“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句亘古不变的老话。

  一次,某生产队一名40岁左右的农民,挑着自留地收获的七八十斤油菜籽到濮院去卖,乘在摆渡船里就是不肯把挑在肩上的担子放下来,看他满头大汗,有人劝他放下担子,他回答道,一样的一样的,引得整船人哄“船”大笑。

  船工是非常辛苦的。夏日里,炙热的太阳把他们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穿上救生衣,身上尤为闷热,常常是浑身被汗水浸透;寒冬里,北风凛冽,即使穿上厚厚的棉大衣,身上还是觉得寒冷。一年四季,除了台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摆渡船停开外,船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早贪黑,沐露沾霜,重复着那娴熟的“欸乃欸乃”声。

  关于摆渡费用,濮院沈坤山先生主编的《新联村志》记载“妙智渡渡费三分”,并有凭据为证。当然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费用,后来逐渐上涨,5分、1角、2角,记得在桐星大桥建成前的1999年,摆渡费已涨至3角了。

  ○陆炳祥,现供职于濮院镇人民政府,业余时间爱好读书与写作。

  


编辑:翟薇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