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社会

诈骗电话花样多 陌生号码别轻信

2020年09月01日 08:29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吴卓尔 通讯员 徐飞燕

  日前,一则《女儿被绑架要50万赎金,妈妈“砍价”到3万3……》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新闻中的刘妈妈用一招“反问”识破了骗子的招数,最后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记者从桐乡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类似孩子被绑架的电信网络诈骗招数其实并不新颖,但今年桐乡也有一位爸爸接到了这样的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了5000元。

  骗局1:接到孩子被绑架的勒索电话

  如何解:打110核实情况

  6月10日,市民王奇(化名)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电话一接通,一个陌生男子恶狠狠地说道:“快叫爸爸!”随即,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哭腔的男孩声音:“爸爸,救救我!”

  听到这一声“爸爸”,王奇瞬间紧张起来。这时,那个恶狠狠的男子再次说话:“你儿子在我们手上,要是还想见到他,你给我打款20万元。我只求财,不许报警,不然后果自负。”

  之后,对方一直用电话控制着王奇,要求他赶紧去附近的银行转账。结果,王奇手头一张存有大金额的银行卡一直显示转账不成功。这时,对方语气开始变得着急,最后表示“有多少先打多少”。最终,王奇把另一张银行卡内的5000元转了过去。

  挂断电话后的王奇,这才想到试着给儿子打电话。没想到,电话立马接通了,而且儿子并没有被绑架。

  “像这样绑架孩子的招数,就是利用了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陈志明说,一接起电话,听到有小孩哭着叫“爸爸”或“妈妈”,有些家长一紧张,未仔细辨认,便会以为确实是自己的孩子。如果遇事不冷静,就会掉入骗子的话术“陷阱”里,透露出更多有关孩子、财务的信息,让骗子更容易得逞。

  陈志明提醒家长,如果接到这样的电话,大家可以学刘妈妈,先在电话里仔细辨认是否是自己孩子的声音,如果听不清,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是长发还是短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等,如果对方回避就一定有诈。其次,可以多方联系孩子可能接触的人,比如老师、同学等,实在无法确认,就切记一定多跟对方周旋,同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求警方的帮助。

  骗局2:贷款账号不处理,影响个人征信

  如何解:通过官方多查询

  记者还了解到,近期以注销贷款账户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较为多发。骗子会假冒某借贷平台工作人员身份,以清理账户为名,“好心”提醒市民尽快注销贷款账户,引诱其落入圈套。市民刘玲(化名)就不小心中招了。

  今年25岁的刘玲,在桐乡某企业工作。8月16日,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在准确报出她的名字后说:“我是某平台工作人员,你之前在我们这有一个贷款账户,且有贷款记录,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

  尽管刘玲对这件事情一点没有印象,可是对方说得有鼻子有眼,且还能准确报出她的身份证号码。于是,刘玲很快就相信了,并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

  之后,这位“热心”的工作人员,不断让刘玲下载多个借款APP,让她在这些平台上借款后,统一转账到他们平台的账号。期间,对方以“转账不成功”“需要更多借款额度”等为由,让刘玲一次次转账。最终,她从这些平台借来的16万元全部落入骗子腰包。

  “个人征信是无法人为修改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这样的操作,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陈志明说,这类骗局主要针对大学生、职场新人等,这些人涉世未深,容易轻信他人,加上骗子以“工作人员”或“客服”的身份引诱、恐吓,导致被害人陷入圈套。

  陈志明提醒,凡是声称能注销贷款账户、清空贷款额度、消除不良贷款记录的电话一律都是诈骗。一旦接到这样的电话,对于存疑的事项,要尽快登陆官方平台或官方客服咨询。


编辑:徐佳祎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