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坐航船的故事

2020年07月03日 08:32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严金山

  最近,和几个儿时小伙伴一起“村游”。大家说笑间,走到了已经被废弃了几年的宝珠桥。刚走到北桥堍,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突然唤醒了我的记忆。

  “这里本来是个航船埠头!”我像怕被人抢走似的脱口而出。

  “过去这里是航船埠头。”有人补充道。

  航船,是过去乡村到城镇最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常常人货混装。早先的乘客一般都是大队、公社的干部去县里开会,或者县里的干部下乡来指导工作。货,大多是供销社采购的日用百货或农用物资。农民绝大多数即便要上街也宁愿走,舍不得花这两角钱。

  这航船埠头——我曾经留下过希望和尴尬。它像一枚书签夹在我的少年和青年时光里。

  11岁那年的冬天,爸爸带我到石门的叔叔家做客。那次,我起了个大早,穿着平时不给穿的“新”衣服,心里的幸福不断地从眼睛里溢出来。爸爸牵着一只羊,也许是因为担心走20里路会累坏了那只羊,所以才这么大方,愿意花钱坐航船。

  这是一艘大木船,航船户一声响亮的“开船了――”就将天亮叫了过来。三个人一起摇船,其形式有点像近几年嘉兴市在南湖开展端午节活动时的踏白船。船艄的右边是一支大木橹,一个人双手掌橹,另一个人双手拉帮。左边是一支小木橹,只需一个人左手掌橹右手拉帮。船艄上垂直撑起四根柱子,上面用芦篚盖着形成平顶凉棚,十分大气。前面的两个船舱都用芦篚盖成个拱形,里面有固定的几块木板当作凳子。如果除去船艄上的凉棚,其模样活像油画里的绍兴乌篷船。

  起先我坐在船舱里不敢站起来,生怕被甩到河里去。但时间长了,好奇心让我胆子逐渐大起来,双手拉着船舷,双腿竟然慢慢地站了起来,双眼盯着岸上看风景。岸上的树、庄稼和房屋在晨曦中飞快地向后边跑去。

  我有生以来没坐过这么高级的快船。船身一颠一颠的,好像在给船头上“哗哗”的水声打节拍。我们的羊也时不时在船舱里“咩咩”地叫,似乎也在表达它的高兴和惬意。爸爸则和乡亲们谈论着农活和小猪的价格,偶尔也谈到孩子。我想我的小伙伴们都还没见过这样的快船,更没有坐船的机会。我要到他们面前去炫耀、去分享坐航船的快活,让他们也开开“洋荤”。

  当日历翻到上世纪70年代末,坐航船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于是,船橹被柴油机所替代了,船身也大了不少。船艄上只需一个人掌舵。每当我看到驾驶航船的人右手把舵,头发被风吹得一律往后倒,总觉得是一件威风和“爽”的事情。

  机动船既省力又快速,原先从河山公社到石门镇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个把小时就可以到达。班次也从每天一班增加到两班。

  在求学生涯和恋爱时光里,航船也是我的见证者。

  不过也有不顺心时,因为船速快,所以临时停船接客就不方便。宝珠桥航船埠头本身就是个临时停靠点,遇到起点站乘客多了,在岸上等待的人就有可能没机会上船了。任你怎么叫,航船户就只当作没听见,径直往前开。因为停船载客会增加风险,如果朝你看了再不停,乡里乡亲的又觉难为情。

  如果是早晨的班次,有的乘客不急,就等下午再来了;如果这时乘客有急事,或要到石门赶乘轮船,那么就只能辛苦两条腿了;如果乘客挑着担子要坐航船,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1984年夏天,我的孩子要出生了,按老底子的规矩,丈母娘需要远道来催生。她起了个大早,几经换乘航班,终于在下午3点半坐上了从石门到河山的航船。屋漏偏逢连夜雨,航船行驶到了画师桥的转弯处抛锚了。航船户本来就是个柴油机手,立马捋起袖子开始检修,熟练的动作让顾客宽心不少。可是等他“捣鼓”了一阵子后,告诉大家“活塞”卡死了。乘客的心一下子都“碎”了,像是掉进了冰冷的河水。

  等航船户步行把“活塞”拿到八泉乡的机电站修好,再回到船上装好开到河山时,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而彼时,我和马上就要生孩子的“大肚子”,一直在这个航船埠头等候,真的是等得“头颈丝瓜长”。

  那时没有手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心里除了着急还有恐惧。其间,我们多么希望风能递过来机器“突突突”的欢歌。我们只能盼星星盼月亮,在月亮接替当班不久后,航船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姗姗来迟。

  此后,一直到1991年有了公路,通了汽车,丈母娘才再次来我家。

  小伙伴们对我这航船时代的故事都感同身受,也说出了各自不同的趣事和遭遇,认为这样的故事有必要讲给孩子们听听:“要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是改革开放,恐怕你们也得从小康路上的高铁上下来,换乘航船呢。”

  ○严金山,退休中学教师,桐乡市作协会员。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