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人物

桐乡17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他们过得怎样?一起听他们讲述战“疫”前线的故事

与病毒较量的日子,无问昼夜
2020年03月12日 08:28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王一 通讯员卓豪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都在驰援湖北,桐乡也有17名医务人员作别亲人,随浙江省医疗队奔赴湖北,冲在了“战疫”最前线。

  他们是医生、是护士,同时也是妈妈、妻子、女儿,爸爸、丈夫、儿子,他们也会有担心、有牵挂,但更多的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在湖北一边与病毒较量着,一边趁着工作间隙,记下了一篇篇随笔。这些随笔,真实地记录着他们在武汉的点点滴滴。今天,让我们通过一段段温热的文字来聆听他们的内心独白……

  钟跃:市一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心里话:既然被人需要,必当义无反顾。

  前几天,我把单位寄给我的家乡特产——桐乡榨菜分给了我的病人,我想把家乡人民带给我的温暖,传递给湖北患者。

  在送榨菜时,9床的阿姨拉着我合影,别看她现在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可刚入院时,她的病情并不乐观,一直都是心电监护、面罩吸氧,稍微动一下就喘得不行。后来在我们精准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下,她逐渐恢复健康,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她每天都会和我们说,她能好起来,多亏了浙江医疗队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让我感动的是,她记得我。虽然我们都穿着防护服,分不清谁是谁。但她却告诉我:“我知道你,我知道!”那一瞬间,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满足:你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被他们感恩和铭记!

  邵忠华:市一院ICU副主任医师

  心里话:这个春天,我们用爱和信念去战“疫”。

  我到达武汉光谷日海方舱医院,收获的第一枚“军功章”,是护目镜造成的脸部压创。说来惭愧,我只在方舱医院照料轻症病患,不像其他支援定点医院的同事们那么辛苦。

  在方舱医院里,没有熟悉的监护仪的声音,也没有呼吸机等“十八班武艺”具全的医疗设备,只能通过模糊的护目镜,用心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

  恐惧来源于未知,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低于3%,但许多患者入舱时,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其中之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贴心地沟通,耐心地科普,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告诉他们:“疾病并不可怕。”

  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我们始终在一起,携手战胜病毒,迎接春天的到来。

  陆新亚:市一院ICU护师

  心里话:我并不伟大,也不崇高,面对病毒甚至也会感到害怕,但我依然会穿上战袍,站在第一线。

  方舱医院里的患者病情虽然相对较轻,但不少患者心理压力却很大。比如担心自己能不能痊愈;担心在定点医院治疗的家人病情会不会加重……

  观察到这一点,我们意识到心理疏导与治疗一样重要。于是我们团队里的年轻医务人员担起了播音员的工作。“我们是来自浙江的医疗团队,这里有各家医院里优秀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不是湖北人,不是武汉人,但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段话讲完之后,整个方舱内响起了掌声,每个人都是热泪盈眶。

  这里的每个人都带着口罩,但是每个人眼神中都透着对自由、对健康的渴望,我们愿用自己的所能守护大家。

  李红颖:市一院神经内科护师

  心里话: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危险的勇气。

  “是你们用专业的医术和真挚的大爱融化了我们当初满腹的愤懑和委屈,医治了病,还让我们收获感恩。”这是一名患者写给我们浙江省医疗队感谢信中的一句话,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一切辛苦和努力都变得值得。

  记得在刚接触收治入院的患者时,不少人都有排斥心理,他们的眼神中还露出委屈和不满。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医务人员对他们体贴照料,逐渐感化了他们。从排斥到接受,再到为我们医务人员唱《感恩的心》,他们的转变也让我们动容。

  我们选择了最美的逆行,愿用双肩去扛起使命,我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王红泉:市一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心里话:一句“谢谢”是给医务人员最大的回报。

  3月8日我是前夜班,下午4点接班,晚上12点下班。这意味着,如果要吃晚饭就要在4点前吃完。算了,也没有很饿,等下班后晚饭、宵夜一起吃吧。

  下午3点45分到达医院完成交接班,穿戴好防护措施后,我就开始夜查房了。查房时,一位72岁的大爷一直跟着我。

  “大爷,有什么事吗?”“医生,你是什么科的啊?”“我是呼吸科的医生。”“太好了!我就是想找呼吸科的医生。”面对大爷突如其来的激动,我有点不解。后来通过与他的交流我才知道,他在为自己的病情焦虑。针对他的疑虑,我耐心地解答,让他放宽心。

  “谢谢你,谢谢你们浙江医疗队。”大爷的一句“谢谢”,让我心里很暖,更让我不悔当初来武汉的决心。

  金强:市一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心里话: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初誓言在耳,而今责任在身!

  “浙江医疗队,好样的!”这是一位患者在出院前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也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句话。

  这是我第一天查房遇到的患者,她是一名60多岁的女性,虽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总担心病情,有点过于焦虑,导致睡眠质量差,血压也忽高忽低。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只有提高治疗依从性,才能使患者较快康复。为此,我们不断与她沟通,将她心中的顾虑一一解决。

  经过大家的努力,她开始信任我们,也配合治疗。在为她适当调整了药物后,她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出院前还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她只是众多患者中的一个缩影,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用心管理好每一名患者就是我们的责任。

  熊志斌:市一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心里话:病毒不除,战斗不止。

  一转眼,来到武汉已经22天,总算看到胜利的曙光了!14家方舱医院全都关停了,各个定点医院空出了1万多张床位,新增确诊病例逐日减少,我们负责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房也陆续有患者康复出院。

  每天出门时,看到酒店门口的樱花开始绽放,武汉的太阳是那么明媚,大家的心情也开始“春暖花开”了。前几天,我们医疗队接到通知:我们即将转战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托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去救治更多的新冠患者。听到这个消息,小伙伴们各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我相信有着浙江大后方的强力支持和关爱,有着英雄的武汉人民的理解与配合,还有着那么多为之努力的“白衣天使”。我们有信心彻底战胜疫情。病毒不除,战斗不止!

  钱娟琴:市一院急诊科副主任护师

  心里话:我只是做了一名医务人员应做的事,尽了一名党员应尽的职责而已。

  初到武汉,在天河机场,刚下飞机的我看到一群陌生人,边拍手欢迎边呼喊着:“感谢浙江,武汉加油!”听着呼喊声,原本心情复杂的我,内心似乎被狠狠碰撞了一下,瞬间一股力量从心底燃起。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一天进病房护理患者,就遇到了一个要出院的患者,她开心地拉着我们医务人员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浙江省医疗队真是我的福星,你们来了,我就康复了!”出院前她还反复和我们说:“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我就有信心我一定能痊愈,你们看,我现在真的好了。等这次疫情过后,你们一定要再来武汉玩,来找我老太婆,陪你们去看东湖,登黄鹤楼!”

  收到她热情的邀约,我内心的恐惧似乎也随之不见了。我们都要有信心,一起打败疫情!

  朱丽霞:市一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心里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凌晨零时,下着雨,武汉的天气还是有点冷,司机师傅很准时地把车停在酒店外的医务人员通道,耐心地等待着我们。

  我们准备妥当后就上了车,车上收拾得很干净,司机师傅很有礼貌地问:“天使们,人都到齐了吗?”得知人齐了以后,车子缓缓开动,行驶与转弯都很平稳。到了医院,司机师傅会说:“你们辛苦了!我会在这里等你们下班。”

  往往这时,我们也会感激地说:“您也辛苦了!”目前我们护士都是4小时一个班,每天来往医院和酒店之间都有司机师傅接送。每天上下班,司机师傅都会说:“谢谢你们浙江医疗队的医务人员。”语言虽然质朴,但却温暖了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

  俞佳丽:市一院放射科主管护师

  心里话:山河定无恙,春暖花盛开。

  到武汉的第一天,我就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第一次上班,我轮到值前夜班。我负责10个重症患者,当时病房里7台监护仪同时工作,让我倍感压力。其实患者多还不是最麻烦的事情,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工作时都要穿着防护服。穿着厚厚的衣服,原本简单的操作,也会变得麻烦起来。

  记得有一位83岁的大爷需要重新换留置针,原本换留置针对护士来说是简单的护理操作,但是由于戴着厚厚的手套又戴着护目镜,眼前总是雾蒙蒙的,我几乎看不清患者的血管,我弯着腰找了半天才顺利完成了穿刺。

  每当到了下班时间,小心翼翼脱下防护服后,我都会深深吸一口气,感叹一天的任务又圆满完成了。然后,郑重地投入下一场战斗。

  杨寿烨:市一院骨科主管护师

  心里话:我愿化作守护生命的天使。

  我记不清这是来武汉的第几天,不过我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慢慢认识武汉。

  经过前期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在队里我有幸成为感控督导组的一员,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很大。作为督导员,我们要轮流负责守护进入病区的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检查备用的各种防护用品是否齐全;需要负责协助、监督他们穿脱防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密闭性如何;要配置消毒液,对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还要参与驻地的消毒管理……

  感控问题是重中之重,不许有任何闪失,“不让每一位队员感染,大家平安回去。”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春天如期而至,给武汉带来了希望和力量,期待疫情散去,我们可以好好地去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

  陈安明:市一院手术室护师

  心里话:力量虽小,却想给你最好的护理。

  逆行之道一路走来,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发生的一幕幕画面,我依旧记忆犹新。

  到武汉后,我们接管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区。接管没多久,我们要从原本的2号楼搬到4号楼,患者们也需要跟我们一起搬。

  这一消息由我负责通知患者们,可能因为事出突然,原本就焦虑的患者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不安了。“为什么搬病房,是不是我们的病情又加重了?”望着他们无助的眼神,我赶紧跟他们解释:“叔叔阿姨,不用怕,没事的,这幢楼比较旧,环境不怎么好,4号楼的环境比较好,给你们换一个新的环境,有助于你们康复。”

  得到回应的他们神情立马放松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患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医务人员要做的不仅仅是疾病上的护理,更是心理上的安抚。

  顾春枫:市二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心里话:只因一身白衣,所以义无反顾。

  今天,是我驰援武汉的第45天。来到武汉的每一天,我们援鄂医疗队都被当地的温暖包围着。在抗疫的路上,我们从不孤单。

  我的工作需要为患者采集核酸样本。记得有一次要采集11个人,我常规性地告知患者:“有点难受,忍一忍就好了。”但患者却告诉我:“医生,我们不怕难受,我们最怕采集的时候忍不住打喷嚏,那你的风险就增加了。”听到这几句带着武汉口音的话,一瞬间我几乎泪目。

  作为一名医生,目送每位患者出院,是我最大的心愿,再苦再累再艰难也是值得的。窗外,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边上的晒湖湖水也春波荡漾。武汉的春天近了,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施娟美:市中医医院ICU主管护师

  心里话: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您要吃水果吗?”

  “哪里来的水果?”

  “我们医疗队里发了水果,我给您拿了点来,您看看要不要吃?”

  “那你们自己呢?”

  “没事,我们还有的,您现在一定要多吃点,补充营养。”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含泪吃下了我给他洗过的草莓。郑重敬礼,是他作为一名退休公安人员给予我的感谢。那一刻,我鼻子很酸很酸,眼睛模糊了,我强忍着抬起头看向了天花板。护目镜不能花,花了就无法干活了。其实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常时有在发生,但在这特殊的时期,却带给了我更多的感动!

  3月8日,李兰娟院士带领我们入党宣誓,并为我佩戴上党徽。内心激动之余,我更加坚定了日后从医的信念:不论何时何地,未来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金丹阳:市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心里话:只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再忍耐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李兰娟院士!在浙江省援鄂医务人员入党宣誓仪式的现场,我遇到了这位受人尊敬的医学前辈。跟她合影的人很多,挤不进去的我只能远远地拍一个自拍,激动和敬仰充斥着内心,也许这就是追星的感觉吧。

  从小我就立志要当个医生。如今,长大后的我实现了年少时候的梦想,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疫情发生以后,我自愿奔赴武汉,奋战在一线。从2月9日抵达武汉,到2月20日上午,黄陂方舱医院迎来了首批治愈出院患者。我想,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虽然每天工作后浑身疲惫,但是我相信只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再忍耐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周琴: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护师

  心里话:用心灵点燃生命的灯,用坚强编织美丽彩虹,伸出温暖的手,有爱才会永恒,无穷的力量都在逆行中!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带着这份责任,2月9日我作为浙江省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从桐乡启程奔赴武汉疫区一线。

  在武汉的日子里,我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带着患者们练习八段锦。我工作的方舱医院收治的是一些65岁以上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是由于长时间卧床,大部分患者都出现烦躁、腹胀、失眠等不适反应。

  于是,我想到了带他们一起做八段锦,让他们放松一下。一套八段锦练下来虽然只有15分钟,但是130名患者都一个个面露笑意。看到他们的笑脸,尽管我的防护服内早已湿透,但是心中满是欣慰。

  杨亚丽:市中医医院外一病区护师

  心里话:在笑容中温暖、融化病人的疼痛。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我经常勉励自己的话。这次驰援武汉,我也一直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工作时,我们需要穿防护服,从头到脚将自己“包裹”起来,一穿就是6小时。记得有一次因为工作需要,我必须从1楼走到4楼去拿东西,因为长时间穿防护服,整个人处于闷热缺氧状态,又加上运动量加大了,我突然间有些喘不上气,扶着扶手几乎站不稳了。看到我的样子,一旁的同事不断鼓励我,让我放轻松,深呼吸,调整心态。缓了好一会儿,我才慢慢调整了呼吸,重新迈上楼梯。

  说实话,现在想想当时的场景,我还是有些后怕。但是看到患者在我们的救护之下逐渐康复,便又觉得这些付出不算什么了。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我们一定能够胜利。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