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社会
全市3万多名志愿者用志愿精神凝聚正能量,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志愿“桐”享,同心战“疫”

2020年03月05日 08:29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颜明芬

  桐乡“党员硕士团”、“农小二服务团”现场指导园艺栽培技术。

  外国志愿者加入“梧桐义工”助力抗“疫”。

  “乌镇管家”入户排查。

  大麻镇专职网格员奋战在一线。

  疫情防控“娘子军”。

  党员志愿者坚守在卡点。

  青年志愿者在高铁桐乡站为返桐人员测体温。

  蓝天救援队运送隔离人员。

  志愿“桐”享卡通人物形象。

  在桐乡,在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红马甲”的身影。这一抹抹红色身影,如同一颗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了爱的传递和守护。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市3万多名志愿者在“我自爱桐乡”情怀的感召下,迅速集结,勇敢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无私奉献、发光发热,用志愿精神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他们既是奋战在一线的“战斗者”,也是给予力量的后勤“补给者”,更是无畏的“逆行者”,他们用一双双温暖的手,传递着关爱与力量。今天恰是学雷锋纪念日,而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他们一直在行动。

  “冲锋号”一响,全体总动员

  志愿“桐”享,同心战“疫”。疫情来临,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我市第一时间发布了“致全市志愿者的一封倡议书”,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防控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倡议书发出后,全市722个文明实践所(站、点)积极响应,按防疫单元就近就便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令”,设置了驻点管控、调查排摸、宣传劝导、生产配送、消毒清扫等服务岗位2400余个。

  “我是党员,我来!”“我年轻,我先来!”“我是大学生,我也要参加!”……红手印、请战书纷至沓来,夫妻档、父子兵、一家三口齐齐上阵,广大志愿者踊跃报名,甘做“抱薪者”,把群众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逆行冲往抗“疫”一线。

  “疫情不结束,我们绝不退!”在全市抗击疫情期间,“红马甲”成了抗“疫”一线一道最美风景。9大“志愿‘桐’享”联盟、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和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网格排查、卡点检测、留观服务、入户宣传、便民代办、后勤保障、代跑帮办、复工复产等3000余处志愿服务岗。

  他们在村(社区),协助村社干部、网格员进行基层宣传、健康排查、服务留观人员;他们在交通卡口,协助有关方面进行三轮执勤、日夜驻守;他们奔赴企业一线,协助企业开展防疫消毒、代跑帮办等复工复产相关工作……

  “桐”享红色志愿服务联盟动员全市2000余个基层党组织、万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将排查工作落到全市211个村(社区)、797个网格、6805个“微网格”、14726个党群中心户(楼道长),确保排查不漏一地、不漏一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在嘉兴范围内率先出台十项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举措,条条暖心又提气。

  此外,“桐”享文明志愿服务联盟第一时间向全市文明单位发出《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倡议书,全市449家文明单位积极响应,带头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捐钱捐物、出人出力,充分体现了文明单位的责任担当。全市各级道德模范、好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防疫工作中发光发热。无数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让这场无情的战“役”充满温情和力量。

  在洲泉镇专职消防队,市道德模范唐国强被称为“拼命三郎”。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唐国强更“拼命”了。他在桐乡与德清交界的卡点一次执勤就长达24小时;曾获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爱心妈妈”朱群芬,在忙着为医务人员联系口罩厂家之余,还不忘以志愿者身份往返于全市多个卡点送姜茶……

  而“桐”享巾帼志愿服务联盟则贡献了“半边天”的力量。濮院镇星旗村出现了一支由10名妇女小组长组成的特别队伍——疫情防控“娘子军”;屠甸镇巾帼志愿者自愿成了隔离人员的“跑腿员”;崇福镇东安村的巾帼志愿者组建起“排查队”,一丝不苟地排查、登记每一辆车。

  一份36个字的新版《村民公约》在开发区(高桥街道)各村(社区)流传;各镇(街)的乡贤们不仅捐资捐物,更主动参与卡点站岗……

  可以说,“桐”享平安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们让群众的智慧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近300名青年志愿者,则从全市各地快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高铁桐乡站、高速公路口等一线,为工作人员送去姜茶和暖宝宝;“桐”享美丽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们则化身为“买菜员”、“送餐员”、“代跑员”,为隔离人员送上“组团式”的贴心服务。

  3万多名

  志愿者奋战“战疫”一线

  10多万个小时

  服务时间……

  60多万名居民

  受益

  一抹“志愿红”,守护一座城

  这边,“桐”享红色、“桐”享青春、“桐”享健康等九大志愿服务联盟,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的作用,服务于疫情监测、卡口执勤、后勤保障、物资对接、宣传劝导、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有效充实了疫情防控力量。

  那头,情暖经开、梧桐义工、乌镇管家、锦绣河山等11支镇级志愿服务大队,深入群众,把温暖送到群众心窝里。各志愿服务大队纷纷发出志愿者招募令,快速建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群”,统筹协调志愿力量,志愿者们一呼百应,服从24小时轮班安排,每天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角落。

  “情暖经开”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挑起了“城南卫士”的使命,与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白衣天使等一线工作者们一起,守护好桐乡的“南大门”;细致的排查、贴心的服务、温馨的宣传、无私的捐助,汇聚成无微不至的关爱,凝聚成“梧桐温度”;“凤鸣好当家”的志愿者们则自发组成“夜间送餐小分队”,为冬夜里的值守人员送去温暖……

  “濮院镇暖心联盟”志愿服务大队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联动,打通传播、践行、服务三大脉络,为战“疫”筑起铜墙铁壁;“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高大家的平安系数!”这句话展现着崇福镇“七彩志愿”志愿服务大队的勇敢和担当;洲泉镇“至善湘溪”志愿服务大队发挥“1+20+34”实践阵地作用,悬挂横幅287条,做到防控知识入脑入心……

  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防疫责任没有“隔离区”。包括桐安减防灾应急救援中心、雄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在内的9大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更是担当起民间救助力量的社会责任,迅速集结队员,冲向防疫第一线,在转运隔离病人、检查车辆、登记人员等艰难险重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成为防疫防控工作中“最强大”的一股应急力量。

  桐乡市志愿者协会义工委员还为“城市美容师”送上口罩,将一壶壶姜茶送至12个进桐卡点,与团市委一起为主城区16个卡点的志愿者送去1700只口罩,发动义工家人参与无偿献血……

  据统计,在服务疫情防控期间,桐乡市慈善义工协会出动义工568名,服务1128余次,服务时间5578小时,受益2203人次;桐乡市凤鸣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组织50余名志愿者配合20多个卡点的工作人员开展检查登记工作,参与到企业复工消毒工作中;桐乡市社会善行服务中心发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捐款,据不完全统计,已捐款近2万元,捐赠并发放口罩5000多只……

  专业化团队,精准化服务

  难能可贵的是,疫情之下,广大志愿者还结合本职工作,依托自身专业优势,为群众在疫情防控、防护宣传、心理陪护、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精准化的志愿服务。

  “桐”享美丽志愿服务联盟召集志愿者,发挥自身工作和专业优势,化身“农小二”、“村管家”,下乡进村,入田钻棚,协助农户解决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等问题。

  “桐”享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动员桐乡市文艺工作志愿者行动起来,创作微剧、戏曲、三跳、舞蹈、说唱、歌曲、漫画等文艺作品,助力疫情防控。截至目前,文化系统及文联各协会共创作有关疫情防控的作品1000余件(篇、部),500余件作品发表于省级以上媒体;各镇(街道)累计创作三跳、快板、戏曲、诗歌、书画等各类作品约400多件(篇、首)。

  “桐”享健康志愿服务联盟5000多名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百姓健康。1130名社区医护人员除坚守本职工作外,还承担起对各自辖区内外来人员的摸排和居家隔离观察等志愿服务工作……

  既要守护百姓的身体健康,也要守护百姓的心灵健康。“桐”享关爱志愿服务联盟把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予以关心关爱。同时,由80余名心理医生、护士、咨询师、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心理陪护“暖心热线”,为市民提供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与情绪疏导服务。

  5000余次心理咨询和互动、10多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间、10万多名居民的受益……一串串数字见证着志愿者们在战“疫”一线的努力和付出。

  一场疫情,凝聚了一城人;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

  他们在战“疫”一线无私奉献,发光发热,我们也将送上最诚挚的感谢——今天上午10:00,桐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最美抗疫志愿者“云表彰”活动举行,现场将对桐乡市“最美抗疫志愿者”进行表彰,届时,志愿“桐”享卡通人物形象也将同期发布。

  扫一扫看直播

  (本版照片由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