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民生

民生保障不断刷新群众幸福指数

2019年11月15日 08:28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沈晓洲

  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是桐乡全力推进的民生实事。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养老保险、智慧养老、惠民殡葬……全市广大群众分享到了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感受着“幸福提速”。

  提升养老保障

  情牵百姓民生福祉

  养老保障,关系民生,情牵百姓。近年来,我市着眼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改革,社会保障更加普惠于民。

  去年开始,我市实施户籍人口全民参保工程,目前已基本实现法定应保对象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运用前期全民参保登记的成果,以本地户籍未参保人员为重点,强化精准扩面和动态管理,通过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协同实施,推行法定应保对象“应保尽保”。2018年底,户籍人口法定对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3.62%。截至今年11月初,参保率已达到95.79%。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我市还以乌镇为试点,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综合标准化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布局构建云数据和服务相融合的“互联网+”综合养老产业带,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文体娱乐、配餐就餐、医疗保健等80余项标准化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角度的智慧养老模式。

  今年11月,由桐乡市实施的国家级标准化项目——“互联网+”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考核验收。这也标志着,我市在为全省、全国提供“标准化+”养老的“桐乡样本”的新征程中,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全市计划到2020年实现‘互联网+’养老服务全覆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乌镇模式”到全市实践,在桐乡,享受到智慧养老果实的,早已不仅仅是乌镇。桐乡现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11家,实现全覆盖。以“乌镇模式”为样板,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形成20分钟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截至目前,全市每个镇(街道)都建有“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标准示范站点,并实现服务基本全覆盖。

  推行惠民殡葬

  解群众“身后事”之忧

  殡葬工作是民生大事。桐乡在殡葬改革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近年来,桐乡每年投入财政资金用于殡葬服务惠民,进一步探索实施海葬、树葬等殡葬模式,深化新型殡葬改革。目前,我市建成生态墓地38个,规划穴位20万多个,安息堂40座,规划穴位近3万个,生态葬法在我市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海葬、花坛葬、树葬、壁葬、安息堂等这些生态殡葬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葬法从地下到地上,从地上到室内、到海上,市民的丧葬观念正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开放。

  与殡葬改革相配套,建设好殡葬设施建设,为文明治丧创造良好条件是桐乡殡葬事业发展的又一亮点。这一点,在桐乡市殡仪馆的提档升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桐乡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投入近8000万元,在殡仪馆原址上向南新增用地11.3亩,总用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成后的殡仪馆主要功能区将分为办公生活区、业务区、守灵区、火化焚烧区、遗体冷藏区等,实现功能区域分离,为群众提供更为文明舒适的悼念、祭奠活动空间,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

  “这几年,政府陆续出台举措,通过完善公共殡葬服务项目,保证群众基本安葬需求。通过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死亡的尊严需求。”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殡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惠民殡葬制度全面建立、文明生态殡葬渐入人心、殡葬习俗更富温情,老百姓将越来越有获得感。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