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镇街频道 > 乌镇

一支民间队伍织就的平安大网

2019年10月29日 08:2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朱灵洁

  在乌镇镇东栅景区不远处,有一条老街叫常丰街,老街南起宫桥,北至应家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沿市河而建,长期以来,这里都很繁华,木质结构、白墙黛瓦的房屋处处体现着江南水乡的底色。

  昨天,记者信步走在常丰街上,只见路面干净平整,强弱电线排列有序……如此“清通”的面貌,似乎与老街该有的斑驳不太相符。

  60多岁的马有林在常丰街上有一间自己的竹器店,遇见他时,他正在店内悠然地扎着竹篮。马有林告诉记者,老街得以旧貌换新颜,得益于去年的一次改造。这次改造不仅让破损的路面平了,空中杂乱的电线清了,居住的环境更美了。

  “老街改造没有接到一个投诉”

  据乌镇镇南宫社区党委副书记邹伟介绍,常丰街与景区相通,沿街开设了许多旅游商品店或民宿,但坑坑洼洼的路面、蜘蛛网般的强弱电线、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影响着老街的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去年,老街改造工作被提上了议程。

  能不能改造,还得看沿街居民配不配合。去年6月28日,社区召集了常丰街上60多名居民代表、20多名商户代表等,组织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对于老街改造具体的施工方案、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请镇城建办、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了详细解答。最后,让居民代表投票表决。

  老街改造本是一项民生工程,却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改造是为了我们老百姓好,怎么还有人不愿意呢?”面对一些反对的声音,“乌镇管家”虞炳荣有些“坐不住”了。今年68岁的虞炳荣是老常丰街人,这条街上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谁家是干什么的、家里有几口人等,他都门儿清。

  他拿来表决名单一看,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当天来开会的居民代表多为常丰街沿街商铺的租户,并非户籍居民。租户不同意的原因是长达三个月的工期将对店铺的日常经营造成影响,而投反对票的户籍居民主要担心自家的老房子会在改造过程中受到破坏。

  事实上,居民和商户的担忧都不无道理,常丰街作为一条有上百年历史的老街,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且两侧房屋之间间距较小,若有挖掘机开进来施工作业,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破坏居民的房屋。

  “老街整改,艰苦只要三个月,好处却是长远的。”“老街整改好了,游客自然更愿意过来,生意肯定比以前红火。”……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包括虞炳荣在内的常丰街小组的“乌镇管家”,充当起了信息员、劝导员,为老街的商户、居民做起了思想工作。

  此外,虞炳荣还充分发挥了自己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陪着省里来的专业危房检测公司工作人员,花了两天时间,挨家挨户对老街上的房屋进行检测,作出精细化整改方案,确保将老街改造对房屋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乌镇管家”的话,大家听在耳里;“乌镇管家”的行动,大家看在眼里。最终,常丰街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改造期间,没有接到一个居民或商户的投诉电话,也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三个月改造工期过后,老街上的居民无一不是喜笑颜开,他们对着焕然一新的常丰街竖起了大拇指。

  “乌镇管家”迎来升级版

  改造后的常丰街,环境更美了,人心也更齐了。

  枕水江南,梦里水乡,乌镇这座被互联网之光点亮的千年古镇,骨子里的沉稳却从未改变。这份沉稳源于历史人文的积淀,更源于现代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乌镇的平安“防火墙”就是一张巨大的群防群治网络,而编织这张网的人就是一个个像虞炳荣一样的“乌镇管家”。

  “乌镇管家”这一品牌自2015年打响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四年光景。四年间,其队伍越来越庞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乌镇管家”还迎来了它的升级版。在队伍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乌镇管家”大力培育社工、志愿者力量,还与桐乡社会善行服务中心、桐乡雄鹰应急救援中心等26家社会公益组织及行业单位组成“管家联盟”,进一步充实“自治”队伍,弥补了“乌镇管家”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空白。

  今年6月,南宫社区升级版的“管家联盟”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片区内开展巡逻,当巡逻至镇区南大街一处三层高的老房子时,大家有所发现。于是,“管家联盟”的成员走进房屋内,在仔细查看并询问住户后了解到,该处共有近10名外来租客,屋后的三间仓库内分别用于电脑绣花、囤放建筑材料以及放置燃气瓶。

  该房屋为木质结构,且居住人员较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前期已接受过长期且专业培训的“管家联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仓库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细致排查,并立即将现场情况上报。

  “专业力量的加入,弥补了我们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单一化的缺陷,形成了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邹伟告诉记者,今年7月,南宫社区“管家联盟”还针对电动车“两率”偏低情况,自制短片,以案释法,在社区各个小区及主干道路播放宣传,教育居民自觉佩戴头盔、守法骑行。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乌镇镇党委副书记张雪峰看来,平安建设涉及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既离不开专业力量,也离不开群众的共同参与。“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社会组织和力量的参与,能够为平安乌镇建设、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感言】

  基层社会治理一直是块“硬骨头”,难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层面多事杂,而与之对应的管理成本和工作人员却有限,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治理,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似乎是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与普通群众的关系不大。然而“乌镇管家”却反弹琵琶,把群众纳入到管理者的队伍中,上至七十岁阿姨,下至二三十岁的青年小伙,他们既能走街串巷解纷争又能疏导交通报险情……这是一条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也是桐乡“三治融合”的生动体现。

  如今,比起环境的优美,乌镇人身上散发的光亮,更令人沉迷。在全民参与之下,“乌镇管家”让管闲事变成名正言顺的事,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凝聚成了高效治理的基层智慧。“乌镇管家”已成为小镇白墙黑瓦间一抹闪亮的红。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