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寻找那抹靓丽的“中国红”

2019年10月08日 07:45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首席记者 周玥 中心记者 沈晓洲 张卓君 吴卓尔 颜明芬 王一 朱方红 文/摄

  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让人备感豪情、催人奋进的国庆长假里,本报记者走访身边的一个个普通人,通过他们的切身感受,传递出一份份爱国情怀,也更让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了藏在我们身边的那抹靓丽的红色。

坐标

洲泉有支“老年升旗班”

洲泉镇众安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10月1日,在洲泉镇众安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几位老人升旗动作娴熟,拉动绳索,又一次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

  从2014年底开始,众安村的朱荣春、吕金天、沈云龙、梁香林、吴兴发、范炳祥、邱洪彬7位老人组成的“老年升旗班”一直坚持用这种庄严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感恩。这4年多来,他们中有人或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短暂告别,却始终因为记挂着这面五星红旗,最终重返“升旗班”,这场简朴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无论寒冬或酷暑,从未间断。

  简简单单的升旗仪式背后,凝聚的是浓浓的爱国情怀。这7位老人平均年龄76岁,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已经72岁了。说起当初升旗的契机,7位老人道出了原委。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由原先的村小学改造而来,门口的旗杆一直保留着。旗杆还在,怎么能没有国旗?经常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几位老人望着空落落的旗杆,瞬间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即使学校不在了,也要让国旗在村庄里高高飘扬。抱着这样的想法,不久,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院落升起。

  84岁的朱荣春是“老年升旗班”岁数最大的队员,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腿痛愈发剧烈,但是只要轮到他升旗,他总是早早出门,庄重地完成升旗仪式。“只要我们身体好,升国旗这件事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朱荣春说。

  4年多来,取旗、升旗的动作,老人们重复了1000多次,国旗换了6面。7位老人,升起的不仅是一面国旗,更是一片深深爱国情。

坐标

回忆70年前乌镇解放

家中书房

  胡良中是市经信局退休人员,也中国化工学会浙江分会会员,桐乡市化工学会秘书长。

  10月1日上午,胡良中早早地就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仪式,心情十分激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从一个7岁小孩变成了白发老人,许多往事已忘记了,但至今记得1949年的那个5月。”

  胡良中回忆道,他老家祖居在乌镇中市车溪河西,抗战期间,被日寇拆掉后造了炮楼。全家只好租居在乌镇西栅通安桥(俗称枫桥)北堍。1949年5月3日,解放军27军先遣队进入乌镇,乌镇解放。当时,解放军就睡在沿街道路两边和枫桥桥北的泥路两边,没有喧哗、没人敲门,纪律极其严明。

  那时,大人们抬个陶缸放在路边烧水,并拿出了许多瓷碗,让解放军喝开水。“我乘机跑了出去,只见满街全是解放军,大步往东走,他们打着绑腿,军帽上有红五角星,很是威武。军队中还有一门迫击炮,最威武的是大人们称道的马克沁重机关枪,据说是德国造的,可厉害了,由4个解放军抬着。”胡良中将思绪拉回了70年前,“嘹亮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我不由得上前瞧瞧,号手把军号递给我,可用尽吃奶的力气也吹不响,引得他们大笑。‘小鬼,军号就是命令,打仗冲锋时吹得还要响亮呢。’”

  随后,孩子们都拥了上来,战士们把称为“小鬼”的孩子们抛到空中,笑声一片。

  “今天的阅兵仪式,武器装备远超于70年前,心情太激动了。如今,伟大的祖国走向了繁荣富强,我为与新中国共成长而感到骄傲、自豪!”

坐标

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梧桐供电所

在一线上为祖国庆生

  10月1日,在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梧桐供电所,4名值班人员正通过手机观看阅兵仪式的直播。他们身后,“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标志,尤为鲜艳。

  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供电人不禁跟着唱了起来。强军列阵、铁甲傲立,供电人钱慧英激动地说,“观看阅兵仪式,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阅兵仪式刚刚开始6分钟,值班人员李兴伟就接到了同事的电话,随后便匆匆准备离开了。原来,当天上午,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附近的电缆出现故障,李兴伟就立马赶去和同事汇合,一同开展抢修工作。

  故障就是命令,抢修就是责任,坚守即是初心。国庆长假,供电人却依然坚守岗位,用一抹奋战一线的“桐电红”,为祖国庆生。咚咚咚,隆隆隆……在濮院镇的凯旋路、永乐路、咏梅路等几条老城区街道上,电力设施“上改下”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施工人员来不及擦拭面部的汗水,也顾不上腿上的裤子早已被污水淹没。

  “这附近商铺云集,进进出出人流量大,车子也多,加上下半年是濮院毛衫市场的旺季。”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电力工程分公司总经理卜伟忠介绍说,“我们4个施工队伍6个标段,100多人同时开工,加快进度,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商铺、居民的影响。”

  这一个个光明的“使者”,坚守的不只是自己的岗位,还有那灿烂的明天。

坐标

国庆长假“红色电影”受追捧

星轶IMAX影城

  这些天,你的朋友圈除了各地旅游大片,有没有被“晒票据”、“观影感”刷了屏?

  不想外出旅游“人从众”,到电影院里看大片,成了我市不少市民这个国庆长假里的头号选择。《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3部在9月30日上线的主旋律大电影,扮“红”今年的国庆电影档,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追捧。

  10月3日下午,市区星轶IMAX影城内很是热闹。还未到入场时间,有不少家长拉着孩子在大厅放置着的电影海报前拍照留念。市民李丽正在自助取票机前打印《我和我的祖国》票据。“《我和我的祖国》是陈凯歌导演的,又有这么明星参演,感觉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李丽向记者扬了扬刚打印出来的4张票据说道,“这个假期没有出游的计划,就带着家里老人小孩来看电影了。”

  今年的国庆电影档可谓是“扎堆上映”,3部主旋律电影备受追捧,给影迷们提供了很多观影选择,当然还有人选择每部都“打卡”。“放假前就和朋友约好三部电影都要来,全都看一遍才过瘾。已经看完了两部,都很不错。过几天再来‘打卡’最后一部。”市民张薇在观影结束后兴奋地说道。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今年国庆档的主旋律电影,中小学生占了观影人群的“半壁江山”,还出现了一个班级学生“包场”看电影的情形。一方面是学生放假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家长们乐见其成。“主要是现在的红色电影拍得越来越接地气儿了,故事情节的设计本身就非常吸引人,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了解那段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的市民王晓丽表示。

坐标

文化礼堂里“滋味足”

洲泉镇岑山村文化礼堂

  屋外风雨声声,屋内掌声阵阵。10月1日上午,洲泉镇岑山村村民冒雨赶到村文化礼堂,满怀喜悦地聚在一起收看国庆70周年阅兵式直播,宏大壮观的阅兵场面激起了大家无限热情,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屏幕上,精彩的阅兵式进行着。屏幕前,大家紧盯着电视镜头,满怀油然而生的爱国之情。村民老邱夫妇带着9岁的外甥女也在其中,“今天带了外甥女一道来,让她也看看我们强大的祖国,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老邱动情地说。

  文化礼堂是老百姓重要的精神家园,也是普及文化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连日来,升国旗唱国歌、观看国庆阅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文化礼堂唱响欢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成为桐乡大地国庆期间的靓丽风景,也不断激励起广大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如今,在村民们的期待和憧憬中,农村文化礼堂,正向着村民们心的方向前行……

  “能和大家坐在一起看戏、聊天,很热闹也很开心。”在10月7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全市文化礼堂“解锁”重阳节的各种欢度方式。

  梧桐街道梧桐村“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跳演出、河山镇河山村“重阳唱大戏”花鼓戏专场演出、开发区(高桥街道)新丰村“九九重阳情暖金秋”越剧演出……文化礼堂里一片欢声笑语,老人们在文化礼堂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坐标

让孩子铭记历史

石门镇丰子恺缘缘堂

  10月4日,市民陈奕超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好好和亮亮,走进石门镇缘缘堂,希望通过这一次游玩,加深他们对“国庆节”的印象,更让他们从潜移默化中懂得爱家,更要爱国。

  “妈妈,这位老爷爷是谁啊?”“他就是缘缘堂的主人,丰子恺老爷爷!”“他还住在这里吗?”“他人不在这里了,但他的作品和精神却还在这里。”“那是什么意思?”……刚进院子,好好和亮亮就跑到了丰子恺的雕像前,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陈奕超说,以前总觉得孩子还小,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还太早。可是10月1日国庆节那天,当孩子们看到屏幕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居然也站得笔直,跟着一起高唱国歌,当时,她就被孩子们纯真的情感打动了。

  之所以选择丰子恺缘缘堂,陈奕超说,因为孩子们都在丰子恺艺术幼儿园上学,喜欢漫画,而且这里还有那扇“有故事”的大木门。“妈妈,你看这个小弟弟骑着蒲扇做的自行车。”“这个姐姐是在给凳子穿鞋子吗?真好玩!”“这两个人跟我们长得好像啊!”虽然还不大识字,可好好和亮亮好几次被生动有趣的漫画逗得哈哈大笑。站在被战火烧焦的木门前,陈奕超给孩子们讲起了丰子恺的故事和“缘缘堂”这一名字的来历,以及缘缘堂是如何被侵华日军炸毁,丰子恺带着全家逃难等往事。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来这里参观时,听讲解员介绍的,过了这么多年,我都还清楚地记得。”陈奕超说,也许现在孩子们会把这些往事当故事听,可总有一天,他们会懂得,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历史。

坐标

用手艺坚守爱国情怀

河山镇石栏桥村文化礼堂

  在河山镇石栏桥村文化礼堂里的麦秆画非遗馆,墙上挂着一幅“别样”的五星红旗。特别之处在于,这面五星红旗是由麦秆制成的。

  这幅作品的作者正是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沈学章,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想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兴趣所致,责任所致。当“用麦秆做一面红旗”这一想法出现在脑海中时,沈学章说干就干。经过备料、浸泡、冲麦、刮料、拼接等十几道工序,一面栩栩如生的国旗就诞生了。

  除了这面国旗以外,“麦语轩”内还挂着不少沈学章自制的红色系列麦秆画,有伟人头像系列、红船系列、建党系列等10多件作品。一根根麦秆、一把剪刀、一个镊子、一把电烙铁、一瓶不干胶,在他的手中焕发新生。

  而这些作品的背后,饱含着沈学章心中最质朴的爱国情怀。他表示,纯手工的麦秆画市场并不算大,但他会坚持这份手艺,更多是为了一种情怀。“我希望更多下一代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了解、喜欢上麦秆画,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门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沈学章以自身行动感染身边人,希望能有更多人接触并喜欢上麦秆画。

坐标

让“志愿红”成为更美的风景线

高铁桐乡站

  10月6日是国庆节假日第六天,旅客们或拖家带口,或大包小包的出现在高铁桐乡站。这里的一抹“志愿红”也成了这个国庆最美风景线之一。

  “桐乡义工,教一下我爸爸妈妈怎么拿票进站。”当天上午9点,桐乡义工一进高铁桐乡站候车大厅,就听到一名女子求助的声音。原来当天她的父母要回台州,怕他们错过班次心里有点着急。两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单独坐过高铁,刚进站还真有点紧张,不过有了桐乡义工的帮助,我们很放心。”

  “阿姨,菊花茶要吗?有点烫,小心喝。”“叔叔,这是桐乡特产杭白菊泡成的茶水。”……在候车厅,两名身着义工服、学生模样的志愿者一前一后送上茶水,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正在读初一的志愿者章霖铱告诉记者,已经很多次来高铁桐乡站做义工了,帮旅客检票、赠送茶水、解答旅客疑问等服务,他都参与过。“很开心能和大人们一起做志愿者,我也成长了。”章霖铱笑着表示。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在国庆假期,只要你来过桐乡,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彼此陌生但又熟悉,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红”。这个国庆,桐乡义工组织了3次高铁桐乡站志愿服务活动。这群可爱的人,不仅让桐乡这城市更有温度,也让来桐乡的人感受到了城市的暖意。


编辑:陈栋涯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