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人物

朱瑛:争做行业“领头羊”打造本土过硬丝织品牌

2019年07月05日 08:26   来源:    作者:记者张应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向科技要生产力,传统行业走上转型升级路

  记者:先来跟我们聊聊丝织这个行业吧,从小在父辈的熏陶下成长,你对这个行业是不是体会特别深?

  朱瑛:丝织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传统行业。品类单一是这个行业一直存在的通病。作为生产厂家,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一共就只生产十多个不同的品种。过去,我们也不例外。当然,这也是市场环境造成的,当时的企业经营模式主要是大批量生产。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也不允许你做太大的创新和突破,因为款式一多,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和成本也会成比例上升。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变化,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记者:那么面对这样的改变,你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朱瑛:全自动、机器化的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通过向科技要“生产力”,我们在实现“机器换人”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把生产工艺提上去了。目前,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经费购买、更新生产机器和设备,这是我们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最核心基础。目前,我们的生产设备基本都是采用意大利原装进口的剑杆织机。从2012年至今,我们已经投入千万元用于设备采购。生产设备的淘汰更新,是一个有机的良性循环,为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设备更新后,人工成本也大幅缩减,基本能够节约50%的人工,提升50%的生产效率。几年前,我们还有120多名员工,如今只有60多名,但现在的产能比过去还高了一倍。同时,有了全新的设备,就能够生产、研发更多过去不曾涉足的新产品,从而扩大市场覆盖面。全新的生产设备出产正品率也更高,从过去的70%提升到了95%,这同样也提升了生产效率。相比传统工艺,新的剑杆织机生产工艺更加环保,耗能、耗水量也更小。方方面面都表明,“机器换人”后,生产成本更低了,生产效率则在不断提升。

  打好设计研发“组合拳”,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

  记者:除了向科技要生产力,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外,在提升设计能力和技术方面,你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朱瑛:相应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我们的“拳脚”才能慢慢展开。前面讲到,我们过去产品的单一性问题,是整个产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既然发现了产业的“病症”所在,我们就想从“病症”这个切入口着手,去打开整个市场的口子。数码喷绘是我们企业全新引入的技术,同时也投入了大笔资金采购相应的技术设备、引进配套人才。简单来说,就是把过去单一的产品丰富起来。通过运用数码喷绘技术,我们把纯色的丝织产品、原料着色,同时开发设计全新的花型,紧跟市场需求和时尚潮流的步伐。如果说,“机器换人”是练好“内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那么引入全新的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则是练好“外功”,让我们自身具备了闯荡市场、获得市场、赢得客户认可的能力。

  记者:能具体说说是怎么做到的吗?企业组建了怎样的团队,又通过哪些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呢?

  朱瑛:过去,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我们只能生产最基本的产品面料坯布,如今却能够直接生产各类成品印花面料,形成了“织+印”的产业链。这对企业而言有着质的改变。过去,我们只能与生产厂商打交道,有了这项技术后,意味着我们能够直接与最前沿的服装行业面对面,也更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时尚流行趋势。而在注重产品设计研发的同时,我们在新产品的设计研发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从2015年设备购入至今,我们几乎每月设计研发10种以上的新产品,这与过去十多年一成不变的老旧生产工艺相比,可谓日新月异。

  与以前讲共性的大批量生产不同,如今的市场正在向小批量、追求个性的产品转变。引入数码印花技术后,我们甚至能够做到产品1米起订,实现私人订制的模式。同时,结合过去的产品面料、材质的研发,我们也在以真丝为基础的全新交织面料设计上下功夫。无论是真丝、亚麻交织,还是真丝、棉交织,每一个新的尝试都会带来全新的可能,同时也拓宽了市场覆盖面,这就是我所说的发展机遇。随着生产能力、研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也逐渐打开了市场份额,不断斩获新订单,获得新客户的认可,与一批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争当行业“领头羊”,构建企业未来发展蓝图

  记者: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过去的难题和瓶颈已经不再限制企业的发展了,那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你们有哪些设想?又会往哪些方面不断推进?想绘就一幅怎样的企业蓝图呢?

  朱瑛:进一步注重设计研发,继续提高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是我眼下最为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在生产设备、硬件材料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与全国乃至世界同类行业企业的竞争能力。然而在软件设计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首先,我们肯定会进一步招募更多的从事开发设计的人才,组建强有力的开发设计团队。现在在与客户对接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客户提供面料、花色、设计的要求,我们按要求进行生产,这证明我们与一线消费者、设计语言、时尚潮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一旦我们具备了相应的软件——过硬的设计研发能力后,我们肯定会与市场进一步融合,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风格,甚至品牌效应。届时,再与客户对接,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提供设计研发好的产品来供客户选择,形成一个逆转。而这个逆转的本质,就是要把握好市场动向,让企业具备过硬的设计研发能力。

  记者:随着企业的硬件设备、生产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接下来,企业在这方面还会有哪些动作?

  朱瑛:这两年,随着设备不断更新,我们已经逐步淘汰了一批老旧设备,完成了这一阶段硬件转型升级的最后一步。当然,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是不断提升进步的,今后我们也会与时俱进,随时关注行业内的先进生产设备的购置。此外,我们会进一步加大设计研发能力,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争取早日在产品设计上拥有更多“话语权”,成为业界标杆企业。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向更高阶层的国内外服装时尚市场进军,争取成为一线服装品牌的指定真丝面料供应商。

  几年前,在桐乡市石门镇的嘉兴市润芝丝织有限公司,身为85后的朱瑛接过了企业经营的“接力棒”。“养蚕,曾是桐乡农村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来源,石门又是养蚕户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朱瑛坦言,他回到家乡,正是想要传承丝织这个传统行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润芝丝织早已脱胎换骨——每个月10种以上新产品的研发频率,专注研发全新材质的面料、产品。在对工艺创新、“机器换人”的不断摸索试验过程中,润芝丝织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科技转型之路。近年来,企业更实现了产值连续翻番的好成绩。

  那么,在“接力”过程中,朱瑛曾碰到过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解决的?传统织造行业工艺老旧、产品单一难题怎么解决?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大环境,又有什么妙招能够让企业走出一条“突围”之路?日前,记者来到桐乡市石门镇,听朱瑛讲述这两年来的经营之道。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