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民生

小创意彰显和谐医患关系

2019年03月07日 08:41   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一 通讯员 宋娟芬 卓豪人 周丽平

  大理石台面冻胳膊、术后沙包易挪动、监护仪导联线总磨损……面对这些在工作中常会出现的小问题,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掀起了“头脑风暴”,利用业余时间思考、制作了不少小发明,不仅用起来顺手,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还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一院、市二院和市中医医院,为大家搜罗了一些有爱有智慧的小创意。

  1

  防冻小垫毯

  温暖患者心

  不知道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楼大厅的检查预约中心、入院准备中心的服务窗口都放置了一块以棕色为底,并以彩色色块装点的垫毯。

  原来,市一院的门诊窗口采用吧台式布局,并以大理石台面装饰,“虽然医院有空调,但是冬天靠在大理石台面上胳膊还是冷飕飕的。”作为长时间在检查预约中心、入院准备中心窗口工作的护士们最有发言权。

  “我们穿着衣服靠在大理石上都会觉得冷,更别说一些刚抽完血按着穿刺处光着胳膊的患者了。”该窗口的护士长李玉莲告诉记者,平常在工作中也常会听到市民来预约咨询时靠在台面上后,下意识地说出“哎呦,这么冷”的话语。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如我们做个小垫毯?让他们靠在上面,这样就不冷了。”其中一位护士的这句话给了大家灵感。

  说做就做,我提供绒布,你负责缝纫。4块小垫毯很快做好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因为绒布的厚度有限,所以即使铺了绒布还是能感觉到大理石的冰冷。“布料也不够了,怎么办呢?”这又让护士们陷入了深思。

  什么东西可以增加厚度,又能够软软地提供舒适度?“哎,我们小时候捏着玩的气泡膜怎么样?”正在拆快递的护士拿着快递里为了防震垫的气泡膜问大家。别说,缝在绒布背面后一试,整体效果还真不错,既隔开了大理石的冰冷,气泡还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给人舒适感。

  制作完成后为了美观,还有护士提供了家里手工材料剩下的彩色布贴缝在了棕色的绒布上,“棕色的绒布难免给人压抑感,加点彩色的元素,也能让人看了心情愉悦。”李玉莲说,因为大理石台面比较滑,所以她们在小垫毯的四个角上缝上了塑料吸盘,“这下小垫毯也不会随意滑动了。”

  “垫了这个跟铺了毯子一样,光胳膊靠着都没事了。”市民张阿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伸出了大拇指。

  小举措,大温暖。一块垫毯的背后集齐了大家一次又一次试验,也希望这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小垫毯可以给来预约的患者和家属带来冬日里的温暖和舒适。

  2

  改良版沙包

  解决患者困扰

  在市一院胃肠外科有许多需要进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这类患者在术后都会用上一个绑在腰间放置在伤口上起按压功能的沙包,用沙包按压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术后切口出血。别看它并不起眼,可也凝聚着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智慧结晶。

  事情要从一次常规查房说起。“我昨晚一宿没睡。”对着来查房的胃肠外科护士长王晶,前一天做完手术的陆阿姨忍不住吐槽。“阿姨身体哪里不舒服吗?”面对王晶关切的询问,陆阿姨说出了原因,“我这伤口要拿沙包按压,但是我一动沙包就掉下去,我只能醒着按着沙包不敢睡。”

  陆阿姨反映的情况王晶在日常工作中也听到不少患者说起,但是像陆阿姨这样一晚没睡的患者她也是头一回遇到,“虽然沙包的使用是为了让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但是却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休息。”陆阿姨的吐槽让胃肠外科的医护人员对着这沙包陷入了沉思。

  记者了解到,原来的沙包是一斤的沙子装在一个布袋子里,沙子很容易在布袋子里滑动,难以固定。那怎么把沙子尽可能固定在袋子里呢?在王晶和科室里的护士们你一言我一语之间,她突然想到在沙包上缝上两条线,将里面的沙子分成三块,这样沙子就不会随意满沙包滑动而是被线固定在该有的地方。

  她提出的想法得到了科室人员一致认可,虽然沙子是不会像以前一样随意滑动,但是沙包放在身上还是没办法固定。为此,王晶还特地请裁缝做了一个防止沙包滑动的口袋,“把沙包放到这个沙包袋里,再在沙包袋上缝上一长一短的带子,这样就可以通过带子把沙包绑在身上,起到固定作用,再也不用担心动一下沙包就掉到床上了。”

  “改头换面”后的沙包得到了不少患者肯定,“以前的沙包我不知道怎么样,但是现在这个沙包除了我翻动的时候需要略微调整一下,其他时候不需要我用手按着,害怕它没压着伤口。”正在住院的刘大伯笑着告诉记者。

  据悉,该创意已经在市一院全院推广。虽然原本的沙包无关要害,却也十分磨人,小小的改良让百姓就医体验感有了大提升,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3

  自制搬运中单

  解除安全隐患

  有过卧床住院的市民应该都知道,当你卧床无法起身,但需要出病房检查时会有推着平车的大伯来带你去做检查。而这个时候怎么从病床到平车上是不少人的难题,病房里常常都是家属和大伯一起拉扯患者身下的床单借力“摔”到平车上,检查完回病房也依旧如此。

  “虽然这是目前大家常用的一个办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桐乡市中医医院外二病区护士长陆建花告诉记者,因为床单比较薄,经过多次大力度抬运患者,床单受力拉扯后易破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抬运患者的时候,床单会不会破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怎么办呢?外二病区的医护人员决定特制一块加厚的中单来抬运患者。加厚的中单好解决,但是陆建花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原来,平常医护人员也常会帮抬架队的老伯们搭把手抬运患者,在帮忙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深有感受。“抓着床单用不上劲啊,把中单加厚了,那不是更抓不住更用不上劲了吗?”新问题的提出,又让外二病区开动了脑筋。

  在大家不断提出问题,自我否定,并再提出更好的建议之下,一块主体长1.2米,宽0.6米,上端、中段、末端分别缝上长1.2米,宽0.2米的长方形布条,类似担架的自创搬运中单诞生了。

  “长方形主体加厚用了4层布料,其余超出主体的长方形布条则可以让抬架队的大伯抓着抬患者,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使劲了。”陆建花向记者介绍,不止是搬运方便了,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得到了解决。而且对于医院来说,搬运不再用床单了,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耗。“尤其是对于一些骨折患者来说,利用现在的中单搬运,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骨折部位受到再次伤害,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不仅是患者受益,对于抬架队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大省力“发明”。“以前抓床单只能随意揪一块,力气都没地方使,现在的中单专门有手握的地方,既方便,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抬架队的柴大伯说道。

  陆建花透露,接下去他们将对自制中单再一次“升级”,在现有基础上,在两端分别做四个拉手,“这样在抬患者的时候就可以抓拉手,比现在抓着布条更安全。”

  4

  巧用收纳绳

  为监护仪

  “保驾护航”

  在医院,一些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又或者术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都会用上心电监护仪,用来观察病情,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尤其是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往往心电监护仪就这样一直“游走”在不同的患者手中,你随身携带两天,我随身携带三天。但是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的护士沈晓却发现这样的问题:由于频繁的使用,使得仪器上的导联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甚至断裂这样的通病,这不仅影响监护仪参数的正常获取,而且增加科室的设备消耗成本。

  问题一提出来便得到了市二院骨科医护人员的集体共鸣,但一时间谁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市二院骨科护士陈萍在家中整理家务时,看到孩子的玩具被收纳绳缠绕,在整理中发现收纳绳很耐扯,且有弹性。又想到平日为了防止手机数据线磨损,也会在手机数据线上缠上类似的“保护套”,“那是不是导联线也可以用这样方式?”带着不确定,陈萍把这一想法告知护士长。

  “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在其中的一个心电监护仪的四根导联线上缠绕收纳线。没想到,效果还真的不错。”陈萍告诉记者,“穿上新衣”的心电监护仪,不仅没有影响使用效果,反而极大地确保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安全,“因为心电监护仪是贴身使用的,缠绕收纳线后,导联线变得光滑很多,避免因为导联线磨损等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还同时避免因导联线的破损而造成监测的突然中断影响监测和数据收集。此外,不仅更加美观,而且改进后的导联线大大地延长使用寿命。”由于效果显著,骨科护理人员还为血压计的充电线也缠上“新衣”。

  “我以前住院的时候还没缠收纳绳,还以为换了新仪器。”张大妈指着被蓝色收纳绳包裹的导联线笑着说道,“没缠这个之前,有些因为磨损都直接露出黑色”线“,外面那层白色的‘皮’都磨光,用着心里也不放心。现在缠上这线,贴身携带既不会绕来绕去,而且看到这个蓝色心情还明朗一些。”

  5

  一个扯不掉的输液器针“保护带”

  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病区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孩子的输液袋上绑着一个由魔术贴、一个输液夹、一个扎带组成的奇怪装置。你可不要小看这奇怪装置,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这是一个防止输液器针意外拉脱的装置。”市二院儿科护士长姚孝琴向记者展示,只见她打开红色的魔术贴,缠在输液袋口,再把输液夹夹住输液器针头,再利用扎带连接两者。“这就扣住了,就算孩子在输液时大幅度动作或不小心拉扯输液器,也相对不容易造成输液器的针头在输液瓶处松动、移位、甚至拉脱。”

  原来,在儿科病房里,常会因为孩子多动或不小心导致输液器针脱落的情况,“如果出现脱落情况,家长及时和我们说这也还好,但有时甚至会出现输液器针掉下来,家长又擅自给插进去的事情。”姚孝琴告诉记者,一旦输液器针脱落便会受到污染,无法再使用,只能重新更换,如果私自将脱落的输液器针头插回而不告知护士,极大程度上会造成不可预知的感染风险。

  “虽然更换输液头是一个办法,但这不仅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会造成药液浪费影响治疗效果,给患儿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儿科常见现象,市二院儿科医护人员都很“烧”脑筋。

  一次次主意的碰撞终于擦出了火花,这个由魔术贴、输液夹、扎带组成的输液器针“保护带”应运而生。

  “这个装置不仅方便,而且实用性很强,不过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用上这个装置。主要还是针对一些比较顽皮、多动或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姚孝琴介绍,当输液器针受到拉扯时,连接带会比输液器针头先受到拉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输液夹更加牢牢地将针头固定,有效地防止输液器针头脱落的现象,不仅免去脱落后更换的情况,同时对患儿提供安全保护。“当然,这个装置还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材料的消耗。”

  “我一开始还纳闷这个输液袋上面怎么有这么个东西,后来经过护士解释我才明白。”市民刘女士笑着说,这个装置看似不起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用。“小孩子吵起来,根本没办法输液,我们家长都束手无策,有了这个至少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为护士们的创意点赞。”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