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民生

改革,转变桐乡人40年喝水方式

2018年12月12日 09:08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周玥 通讯员周栋

  1月,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心胸外科首例在没有体外循环系统支持情况下,抢救心脏破裂患者的手术获得成功。

  3月2日,桐乡市“市长信箱”开通。

  5月8日,经商务部批准,新中国成立后桐乡首家典当公司——桐乡市新新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6月1日,崇福镇举行皮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暨裘皮服装服饰交易会开幕仪式。

  6月23日,桐乡市首次面向村干部公开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

  7月4日,桐乡市举行茅盾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茅盾纪念堂落成。翌日,举行茅盾骨灰迁葬茅盾陵园仪式。

  7月13日,巨石集团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9月22日,桐乡新闻网(www.txnews.com.cn)开通,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9月28日,崇福孔庙大成殿修复。10月28日举行崇福孔庙重修开放仪式。

  10月18日,嘉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桐乡市分中心挂牌成立。

  11月20日,桐乡市76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桐乡污水处理厂全景。

  2002年桐乡至石门、乌镇区域供水工程总干管果园桥处跨河拱形管桥吊装成功。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当河网密布的桐乡,踏上改革开放这艘浩荡巨轮,一段从浅井水到深井水再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饮水变迁,便郑重地载入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中,也深深印刻进桐乡人“光阴的故事”里。

  从受水掣肘到润泽万家,从杂乱无序到水清岸绿景美,四十载变化,沧海桑田。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桐乡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为老百姓带来安康福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限“水”动力。

  走近这段变迁史,仿若触摸到涓涓清流奔腾不息,润泽万家。

  冬暖夏凉的这捧水

  逐渐暴露一系列弊端

  漫漫长路,饮水思源。

  桐乡人喝水,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河浜水和大口径浅井水说起。

  “1981年,简易的自来水在灵安乡、留良乡掀起。”原桐乡市疾控中心改水科科长左丽华从1995年起,就从事农村改水工作。如今已退休的她,对桐乡人尤其是农村地区饮水问题,依然印象深刻。

  时至80年代末,随着集体经济被“联产承包”替代,这种相对初级的农村自来水管理模式,逐步退出舞台。

  深井水,开始唱起“主角”,成为桐乡乃至其他地区自来水的主要来源。

  “我们桐乡一般最佳出水量深度在120米左右,再建造一座25米左右高的水塔为供水辅助设施。”左丽华回忆道,90年代,类似高高的水塔在桐乡较为常见,可以说是开采深井水时期的一个醒目标记。

  有数据统计,到2002年全市拥有的深井数量有245只。正是得益于抽取的深井水无需消毒直接供应用户,这种形式的自来水因投资成本较低,水质好而深受欢迎。

  “地下水清洁卫生,而且冬暖夏凉。夏天可以冰西瓜,冬天水温有二十多度,不冻牙。”原南日乡是桐乡农村第一口深井启用点,提起深井水的优点,当地村民至今都记得四季恒温的这一捧水。

  当自来水的需求量,跟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涨船高。开采深井水的“后遗症”,开始暴露出来,桐乡也不例外——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桐乡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同时,还会引起洪涝灾害等影响。1999年的那场洪灾,让桐乡人开始重新审视深井水。

  2001年,桐乡市有关部门聘请浙江省环境监测站的专家进行论证,出台了关于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实施意见。

  就此,继浅井水后,深井水也宣告退出了我市自来水的历史舞台。

  城乡供水一体化

  向水务集团的地表自来水过渡

  “老百姓生产、生活都需要用水,深井水封闭了,并不意味着桐乡人就没水可用了,反而是喝到了更好的水。”时任桐乡市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徐承琪告诉记者,2003年,桐乡提出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明确了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概念和建设分工。

  “也就是从2003年起,农村自来水以深井水为水源,逐步过渡到水务集团的地表自来水拉开序幕。”左丽华对这场水的变革,有着情真意切的感受。

  面对全市农民自来水受益率低于周边县市的“落伍”状况,“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她记得,为了让农户理解安装自来水的重要性,往往要和同事利用节假日、晚上村民在家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宣传安装自来水的好处,“为了更有说服力,我们专门提取了部分仍在用的浅井水水样,做了检测,用一项项超标数据,证明喝未经严格处理的河浜水的弊端。”

  为了让桐乡人喝上优质水、放心水,果园桥水厂早在2002年就率先应用了原水生物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该项工艺的实施开创了行业的先河,至第二年投入运行后,全市近20万用户喝上了“纯净水”一样的自来水。

  “2003年8月16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供水企业等单位的水处理专家、教授以及生产设备厂家的代表共100多人,顶着似火骄阳,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果园桥水厂,慕名参观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徐承琪回忆道。

  这是一场持续4天的高规格会议,也给了桐乡人以极大的鼓舞。历经千辛万苦实施的这项深度处理工程,专家们评价认为工艺成熟、先进,为全国、特别是杭嘉湖宁绍平原一带推广应用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饮用水质量的另一个佐证,在2005年。彼时周边县市发生严重霍乱疫情,只有桐乡在这场严峻的霍乱防控战斗中取得了“零疫情”的极佳战绩。霍乱大部分是由水污染引起的,“当时我市较高的自来水受益率功不可没。”这成了彼时的亲历者们达成的共识。

  2006年,市政府决定再次将“组组通自来水”工作列入当年政府工作的七件实事之一,而一系列成效和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安装自来水的积极性。

  供水管网全域覆盖

  “五水共治”重现水乡风采

  区域供水管网的不断完善,为我市打造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环状输水通道。

  “至2015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了全市各镇、街道的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理顺了城乡供水管理机制,完成了全市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保障全市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用水,为后期水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市水务集团了解到,包括工业、商业在内,全市用水户数约为35.44万户。

  眼下,我市的供水管网已经完成全域覆盖。这也意味着,我市有效提升了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水平,减少城乡差别,使全市人民同饮“一碗水”,也进一步推动着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自来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跃式发展。

  截至目前,水务集团已建有包括果园桥水厂、运河水厂、同福水厂3座地面水厂,总供水能力45万吨/日,2017年供水总量已达到11528万吨。

  与此同时,桐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让老百姓期待更高质量的供水。

  “通过中心化验——厂级化验——班组化验。到目前为止,出厂水和管网水所检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2014年,当全省吹响“五水共治”号角,并将“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桐乡再次发力,持续推动水之变,让美丽桐乡处处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风采。

  具体来说,西部饮用水源保护建设工程、城市污水厂整合工程、千岛湖域外引水工程、农村管网改造工程等民生实事工程,也正在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桐乡,水的变革没有休止符。诗画水乡典范的愿景,可期可待。

  桐乡市档案局

  桐乡市史志办

  联合举办


编辑:莫源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融媒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