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三农

处处凸显河山特色,勾勒美丽新画卷

河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显新貌
2018年11月16日 10:58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一 通讯员 姚莉

  现如今,漫步河山街头,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了,立面整洁了,也见不到随处的垃圾了,随着河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河山的变化日新月异,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嬗变。

  改变,要从2016年河山镇打响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开始说起。河山镇副镇长金铮表示,小城镇整治涉及面广、项目多,要理清脉络,除了拆违建、立面改造、公共厕所的改造提升等方面的常规动作要做好,更要在整体改造中突出河山特色。那么河山镇又是如何体现自身特色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山……

  传统文化助力整治工作

  在河山大街和镇前路的交叉口,有一块文化墙引人驻足观赏,文化墙上既有“锦绣河山”的字样,又有以蚕桑民俗文化为主要元素的蚕花娘娘和蚕桑标志的Logo,凸显出了河山蚕桑文化的悠久历史。

  “这块区域可以说是河山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设置这个景观墙不仅有助于展示河山文化,同时也遮挡了与周边老建筑不协调的厂房。”金铮介绍,河山是中国绢纺织名镇,自古以来,就有居民在此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乡”,“不难发现,河山百姓的农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尽管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但老底子的历史传统文化我们也要相应保护起来,所以我们将整治的过程作为重新梳理河山文化的良好契机,重现河山历史,展现城镇内涵,充分运用镇标、墙画、展示馆等形式,把河山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整理、展示出来,以文化传承丰富整治内涵。”

  据悉,除了这块文化墙,镇区内还有其它两处关于种桑养蚕的文化墙,把无形变有形,希望让文化特色凝聚人心,振奋人心,营造河山人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整治工作融入可持续发展新元素

  小城镇环境整治的目的不是为了涂脂抹粉,更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为了给老百姓打造一个更宜居宜业的环境。不少细心的河山居民可能已经发现了,现在河山的夜晚,似乎没有那么黑了,原因就在于亮化工程的力度不断强化。

  众所周知,河山是全国首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和全省首批“浙江省低碳城镇试点”,因此在整治中,河山也融入了大量的光伏特色,注重低碳文化在环境整治中的运用,发挥光伏小镇的优势,在候车厅,灯箱广告,垃圾桶、路灯,镇标等建设中,充分运用光伏技术,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建设低碳城镇。

  “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镇区路灯,取代原本大功率用电的LED灯,将文化宣传的广告灯箱和垃圾桶相结合,广告灯箱既起了夜晚照明的作用也方便居民丢垃圾,同时公交亭也全部覆盖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河山镇城建办主任沈利强表示,亮化工程照亮的不只是路面,更是推进全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这番热火朝天的整治中,河山不仅在蚕桑文化、低碳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更是在立面改造、配套设施建设、雨污水管网建设、违章拆除等工程上铆足了劲,让镇区环境更加美丽、卫生环境更加整洁、交通环境更加有序、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焕发河山“新颜值”。

  目前,全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下一步,河山镇还将建立健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让小镇的静美成为常态。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