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天地 > 教育漫谈

父母的必修课——如何在孩子面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允许孩子犯错,心平气和沟通
2018年11月14日 12:58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 朱方红

  当孩子任性、无理取闹、不作为、懒惰时,家长常常因为一桩小事、一点小矛盾,就火冒三丈,歇斯底里如火山爆发般谩骂、责备,甚至动粗。这样的现状,经常会在不同的家庭上演。

  有人说,为人父母就是一场自我修行。情绪管理,是每位爸爸妈妈都躲不过的课题。本期教育周刊,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A “打了孩子,我反而感到一丝畅快”

  妈妈说:坏情绪需要暂停

  作为小学新生家长,总会多一份焦虑和不安。史妈妈也不例外,自从这个学期儿子上一年级,她发现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的表现起起伏伏,常常心力交瘁。

  史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儿子之前有近一年时间完全托付给了爷爷奶奶,长辈的溺爱让孩子生活得十分“安逸”,因此自律能力比较差。这学期开学后,孩子种种不良表现开始显山露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听课不认真,诸如此类。“儿子小问题层出不穷,我也是始料未及。”

  更让史妈妈不解的是,孩子每每放学回家完成口头作业时,总是哭哭啼啼的,不是嫌读书太苦就是不愿意完成。此时的史妈妈又焦虑又难过,一方面自责自己之前不该放任孩子,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严加管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是忍着脾气,苦口婆心地劝慰孩子。

  “妈妈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下班了就管你,你为何还要这样的表现呢?”时间一长,史妈妈的好态度逐渐被消磨光了,但一切为了孩子,多少还有所克制。

  直到后来,史妈妈发现,孩子连笔画顺序都会搞错,就气不打一处来。孩子越是做不到,妈妈愈发严格,想着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几次来回,孩子一点都没接收的妈妈意见反而更加抗拒了。

  终于有一天,在孩子的哭声里,长久累积的坏情绪爆发了,史妈妈打了孩子。打完孩子,她内心有一丝丝的畅快,想到这,妈妈意识到自己有点不对劲,于是及时刹住了情绪。“我让儿子自己反省,我自己也开始反省。”

  史妈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在面对孩子现状时产生了强大的落差和强烈的失落与不满,甚至以爱的名义,行控制之实,才有了如此大的坏情绪。

  B “理个发,与孩子杠上了”

  妈妈说:要学会换位思考

  梁女士家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最近因为理发,梁女士与儿子杠上了。起因是有一天,梁女士发现儿子的头发长了,于是趁着周末晚上空闲的时光,打算带他去理个帅气的发型。“头发长了都成小姑娘了,头发理得短短的,多神气。”梁女士说道。不过儿子并不领情,甚至百般不愿意。

  回家的路上,梁女士特意将车开到了距离家门口不远的一家理发店门口,试图让儿子下车理发。可儿子依旧不愿意。见儿子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梁女士忍着脾气继续说道:“去理一个呗,理发阿姨手艺挺好的。”儿子立马答道:“不高兴,每次理完发同学们都会笑话我。”

  爸爸看到母子俩僵持不下,自顾下车回家了,车子里母子俩继续互掐。“我是为你好,理了发多精神。”梁女士越说越气,说话口气也逐渐大气起来,“你不理发给我下车,别坐我的车。”儿子一听也不客气地表示:“下车就下车,早知道就和老爸一起走了。”

  儿子快速地从车里下来,一个人独自回家了,梁女士望着反光镜里儿子走远的身影,又生气又自责:“我这是干嘛呢,不理发就不理发了,也不用和儿子吵架。”想到这,梁女士赶紧发动车子,开着车追了上去,追到儿子身旁又喊儿子上车。

  这事算是过去了,事隔一周,梁女士又建议孩子去理发,此时儿子并没有排斥,开开心心地理了新发型。事后,梁女士自我总结,总是觉得为了儿子好,像理发也是如此,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强制要求儿子,却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一旦孩子反抗便爆发情绪。“家长还是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不可强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

  C把孩子犯错当成教育契机

  这些方式,家长可以试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必然要面临各种问题。不爱写作业、喜欢玩游戏、不爱吃饭等,家长的情绪常常随着孩子的表现起伏不定。在不同的家庭,每天都上演着发怒、大吼,甚至动手打骂孩子的情景,把家庭的温馨氛围给破坏了。

  作为父母,该如何平衡自己的情绪呢?善于和孩子制定家规的“明星”爸爸余荣军告诉记者,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或者规则。一个孩子自己认同的方案,孩子一定会认真执行,这样少了父母的唠叨、打骂,也更容易让孩子信服,反而锻炼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余爸爸觉得好的家庭教育,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我看过一本书,讲得就是情绪理论。”余爸爸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不是关注事件的本身而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往往孩子的表现背离了家长的意愿,家长才会“火山爆发”,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有一次我女儿很晚睡觉,我开始很生气,但了解后发现孩子是在给妈妈制作贺卡,而且这个贺卡很神奇,可以变形,我立马表扬了孩子的创意。”余爸爸说,孩子若每次有苗头或不良问题出现,都把这个问题当作教育的契机,家长应该觉得很幸运,自己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了。

  “那次因为做手工而晚睡,我在表扬之余,也给了女儿一定的引导,告诉孩子应该平衡好时间,尽量不影响休息的前提下完成,孩子也愉快地答应了。”余爸爸说,因为孩子一次晚睡,家长就劈头盖脸骂一顿,其实问题全然没有解决,若家长可以心平气和了解孩子晚睡的动机,视情况加以引导,效果可能更好。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的张磊老师,做班主任已经13年了。对于家长情绪的管控问题,张老师也有自己的认识。

  “有些家长也会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把精力、财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了,可孩子依旧不懂事,作为家长觉得很委屈很无助,因此情绪也会随时爆发。”张磊说,这样的家长,在看待孩子时附加了很多的条件,一言不合就不依不饶,甚至把自己的辛苦、艰辛毫无保留地吐槽给孩子,搞得孩子也很不开心。“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是丝毫不起作用的,反而会影响与孩子的关系。”

  张老师建议,多给孩子尊重、多接纳孩子的不足。平时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发现有问题时,建议先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然后再处理孩子的问题。

  她说:“生活中,我们都把好脸色给了别人,坏脸色给了家人,这都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接纳孩子的不足,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健康的,是积极向上的。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