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化新闻

最长情的执着,是回家

丰子恺与后辈的家乡情
2018年11月12日 11:07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颜明芬

  在丰子恺诞辰12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丰家后人在桐乡齐聚一堂。“这是这几年我们最大规模的聚会了。上一次聚会还是110周年时,我捧着爷爷的骨灰回家乡。”丰羽表示,建设好家乡,为家乡做点事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之后,他们还有建设丰子恺美术馆的计划,希望把丰子恺最好的代表作品在家乡展示、保存下来,也方便世界各地丰子恺爱好者来这里参观学习。

  “每逢起了倦游的心情的时候,我便惦记起故乡的缘缘堂来。在那里有我故乡的环境,有我关切的亲友,有我自己的房子,有我自己的书斋,有我手种的芭蕉、樱桃和葡萄……”丰子恺曾这样写道。

  可以说,大运河畔石门湾的缘缘堂不仅是他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家园。正是在石门湾里,丰子恺建立起了对于家庭最浓郁和真挚的情感。

  缘缘堂修成于1933年春。丰子恺在缘缘堂的日子,大概是这一生中最自在的时光。据女儿丰一吟的回忆:幼年记忆里,缘缘堂是孩子们的天堂,兄弟姐妹一起疯玩、做游戏,哪怕再吵闹,父亲都不会去管。

  1975年清明节之后一周,丰子恺由弟子胡治均和女儿麟先陪同,重返石门湾探亲。他们去的季节,正好赶上李花和杏花盛开,还吃到了新鲜的扁豆。他在商店取了一条香烟,拿了不少糖果,散发给老朋友和他们的后代。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乡亲们要他写字画画,他一概满足,乡亲们约他明年再来,他满口答应。然而半年未到,他竟去世了……

  1985年9月,缘缘堂重建开放之后,丰子恺家属后代非常支持和关心缘缘堂的发展,先后捐赠了《饮水思源》、《历史人物》等丰子恺书画作品30多幅,《源氏物语》、《竹取物语》等多部丰子恺译文手稿。

  每年的春节和清明,丰一吟都会来到距离上海一百多公里的桐乡石门湾,或孤身一人,或携家带口,来这里听听大运河的水声,怀念那“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情味”的日子。

  外孙宋雪君在童年与青年时代一直生活在外公身边,深受影响。后在丰一吟的鞭策和指导下,开始学习丰子恺书画,并长期从事丰子恺艺术研究。“石门就是我的家,一年要来好几次。”宋雪君这样说。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