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社会

爱心,给人力量;爱心,给人温暖

2018年10月15日 11:18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 孙怡 朱方红

  上榜人物:

  开发区(高桥街道)龙南村村民张晓芳

  桐乡爱心人士

  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多一份微笑。人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献出一份爱,伸出一双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今天带给大家两则关于爱的故事,一个是12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在床的父亲;另一个则是爱心人士给未曾谋面的山区孩子赠送保温杯。从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爱使人充满活力,使人变得更加坚强,爱也使人充满战胜困难的信心。

  12年孝爱撑起一片天

  一声父亲一生牵挂

  10月12日早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在开发区(高桥街道)龙南村的一间旧房里,一阵炊烟从里面冒出,房屋虽旧,周围也种了不少农作物,却不见一点垃圾,很是干净。

  没多久,从小屋内走出一位系着围裙的妇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走到了里面的一间房里,送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手中后,站在一旁看着他一口口地吃着面,时不时用毛巾帮老人擦拭嘴角的汤渍。端面的人是张晓芳,而她照顾的正是自己65岁的父亲张忠洛。像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今年37岁的张晓芳已坚持了12年。

  “我做的

  都是一个女儿应做的事”

  12年,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说起张晓芳的故事,得从2007年说起。

  2007年7月5日,一个噩耗降临到了张晓芳的父亲张忠洛身上。张忠洛在做泥工时,不慎从6米的高台上摔下,经过治疗,胸椎以下部位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需要长期卧床。

  “当时谁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那时父亲才54岁,常自称身体壮得能打死老虎。张晓芳皱了皱眉头,不忍回忆。“父亲的脾气原本就不好,加上这次身体和心灵的重创,总是发火、摔东西。”张晓芳一天天地劝,一天天地开导。

  “看着他不开心,我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张晓芳望了一眼身旁的父亲,缓缓说道。

  在张晓芳7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为了她没有再娶,又当爹又当妈把她养大。因此在她眼里,父亲的快乐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如今,张晓芳和父亲早已乐观地面对每天的生活。“我当时跟我爸爸说,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我会一直照顾你。”就是这一句承诺,张晓芳用12年的时光一一兑现。

  “最难的就是处理大小便,小便要用导尿管,大便每三四天,就要滴开塞露,然后用手抠出来。”因为长期卧床,张忠洛的胃不太好,一日四餐只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面条、粥。

  张忠洛的房间,墙壁一旁的矮柜子上整齐地堆放着6瓶颜色不一的热水壶。“医生让他多喝水、多排毒,6瓶热水壶是他一天的喝水量。”张晓芳向记者透露,这两年,她明显感觉父亲的膀胱正在逐步缩小,尤其到了晚上,除了尿袋里的尿液外,尿液还会不间断地从体内溢出,弄湿床单是常有的事。

  一天凌晨3点,张晓芳接到父亲的电话,原来溢出的尿液将整张床单弄湿了。接到电话后,张晓芳第一时间赶去,换床单、洗床单,等把父亲安顿好,已是早上5点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张忠洛躺在床上12来,从来没有生过褥疮,这全靠张晓芳的坚持,帮父亲翻身、擦身,一次、两次、无数次……

  每当被夸孝顺,张晓芳就笑着说:“他是我爸爸,我不可能不照顾他。我做的,都是一个女儿应做的事。”

  “平淡的生活

  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张忠洛的房间,就像个小药房,胃药、消炎药都要备着,纱布、膏药更是从不间断。

  在张忠洛的轮椅两旁,装着两根木架子,这是女儿为他自制的“健身器”。只见张忠洛艰难地用双臂撑起下半身,做三四次休息一下。“多运动下,对身体好。”张忠洛抬头咧着嘴笑了笑。

  虽说是80后,但张晓芳的生活相对显得单调而平静。父亲生活不能自理,身边不能离了人照顾,家中经济来源就靠丈夫装裱书画和自己上班的工资。“人家淘宝买衣服,我淘的都是纱布、输尿管、尿袋。”张晓芳调侃着说,自己护理,连去医院的挂号费都省了,便宜还方便。

  说起这些年照顾父亲的经历,最让张晓芳感动的是,丈夫毫无埋怨地和她一起撑起这个家。“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你身边。”丈夫这句最朴素的承诺,却触动着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最困难的日子,我们都一起挨过来了。”依偎在父亲身旁的张晓芳说:“父亲快快乐乐地生活,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平淡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张晓芳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和女儿也懂得了孝顺。“大儿子今年9岁,每次来爷爷家,他都会抢着推爷爷出去晒太阳,陪爷爷运动。作为妈妈,我真的感觉很满足。”张晓芳说着,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浓浓的幸福。

  12年来张晓芳用自己的行动击碎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12年来,她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时间投入到照顾父亲和孩子的生活中去;12来,她诠释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搭建起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

  “一声父亲,一生父亲,只要能为父亲做的,我都可以。”张晓芳说,“照顾父亲这么多年,只要他能吃能睡能说能笑,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1000多个保温杯

  捐给了中西部地区的孩子

  情暖山区义工书写大爱

  本报讯桐乡的志愿者,总让人温暖。最近,桐乡的几名爱心人士联合采购了1000多个保温杯,送到了四川省阿坝县贾洛镇中心学校孩子们的手上。“看着这些孩子拿到保温杯的照片,我也很开心。”爱心人士费丽芬说道。

  这场爱心之旅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费丽芬在一个支教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大致写着:进入秋季,天气转凉,四川省阿坝县贾洛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需要爱心人士的帮助,希望可以捐献一些爱心物质。在这段文字的下面,配了几张当地孩子上学的照片。

  “孩子们拿着塑料瓶在装热水。”照片中的一个画面触动了费丽芬柔软的内心。“用塑料瓶反复装热水总归不太好。天冷起来了,若能用保温杯喝水就好了。”想到这,费丽芬联系了身边的小姐妹,没想到大伙儿都想到一块去了,“我们捐保温杯。”

  就这样,费丽芬转载多人,联系到了当地学校的校长,得知这所学校共有1108个学生,覆盖了幼儿园和6个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非常需要热心人士的帮助。

  之后的事情就很自然地发生了,费丽芬联系了义乌的经营户,从经营户那采购了1000多个保温杯,直接发货到了当地的学校。同时,她还联系了桐乡义工,借助桐乡义工的力量,募集了一批文具用品和物资捐给当地学校的学生。

  隔着电话,学校负责人江老师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孩子们已经收到保温杯了,他非常感谢桐乡的爱心人士,穿越几千公里将爱心播撒给孩子们。“天气凉起来,但感受到的暖意却是火热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像费丽芬一样的爱心人士,在桐乡还有很多。2015年,费丽芬因为她儿子所在学校发起爱心捐衣活动,让家住大麻的她知道了桐乡义工这个团队。之后,大麻的爱心之火犹如星星一般闪闪光亮,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之下,逐渐涌现出了众多的爱心人士,他们热衷公益事业,爱心之路越走越宽。

  这几年,费丽芬带着大麻的义工做了很多事,定期去大麻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与他们拉家常、打扫卫生,隔三差五地从大麻赶到桐乡帮助整理捐赠的衣服,支援山区的孩子、参与“弯腰一秒”……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海,做爱心何尝不是如此。桐乡正以这样的大爱,书写这座城市的大美。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