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记忆中的西大街

2018年09月07日 16:14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乐忆英

  西大街,三里之长。卖鱼桥西堍,是西栅口,往西不远,先是中学。再过去是二小,全称是“乌镇第二完小”(后改名为植材小学)。二小这个地方,解放以前是宏济婴堂(地属吴兴县),由慈溪人钱氏创办的“老久大”药店,后裔钱宏生遗命助私产二万金创办,民国十八年(1929),钱宏生长子钱文钧于金鼓桥西堍购置基地,并由镇绅徐棠(号冠南)助入基地一间二进,至二十一年(1932)始竣,时任桐乡县长沈光熊题“博爱为仁”匾额,吴兴县长戴时熙题“爱育黎首”匾额。百姓称为“养人堂”。抗战胜利后,宏济婴堂将全部房产捐赠给学校办学。我读书时,还有一些老人会说:“在野人堂读书啊?”野人堂,其实是养人堂之误。

  二小以西,居民住宅比较集中了,分上岸下岸,也有一两家工厂,但规模都不大。西市河南面,从转船湾一直到栅桥(即仁济桥),大多是桑地或稻田,其中有一小段,冶坊桥南堍称之谓“帮岸佬”,也有十余户居民住宅,我的一位倪姓同学就住在帮岸佬。

  油车弄外,那时有一个小学低年级班,学生全是西栅街上以及西市河南岸的永兴大队、西市河北岸的幸福大队及红旗大队的学生,三年级的时候,这个班级并入二小,因为人数少,住在西栅口的我和另一位同学划到那个班,从此,我的同学都是西栅人。偶尔去西栅找同学玩,过西高桥后,有一座洋桥(即幸福桥),洋桥外就是幸福大队,此地有座石桥,叫通河桥,又名通湖桥,过了桥是湖州地界了。幸福大队东面是红旗大队,后来改名东瑶村,再后来又改名了,叫“乌村”,如今是乡村旅游胜地。

  整条西大街上都铺着1米多长的石板,从常春桥堍一直铺到西高桥,穿皮鞋走在上面,发出“得得得”的响声,一趟走下来,肯定是腿酸脚痛,好在那时穿皮鞋的人不多,若无大事,也舍不得穿,平常都穿自己做的千层底布鞋,既舒适又透气。

  西栅桥多,且多是石桥,官人桥、白果树桥、坊桥、宋家桥、平桥、放生桥、冶坊桥等等,几乎每座桥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后来还知道了“桥里桥、厅里厅”,为此还专门去看过。

  “桥里桥”是指东西走向的通济桥(俗称西高桥)与南北走向的仁济桥,两桥古朴端庄,筑成一个“八”字。通济桥重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后数度重建,现存石桥为同治六年(1867)里人邱雨樵等募建。有桥联二副,朝南联为:“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北联为:“通霅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整个联意不仅交代了古桥所在的历史地理环境,又表达了乌镇人志高心远的胸怀。

  记忆中的西栅是十分闹猛的,两旁店铺林立,数家茶馆店,茶客除了本地村民,还有西栅外湖州地界的横塘、吴家浜、丰登、息塘、三长、施浩、达井、水口、花林、毛家桥、日晖桥等自然村的人。明代赵恒的《通霅坊诗》:“安利桥西通霅坊,弓弦街衢三里长,南厢绣幕春风暖,北壁瑶台夏雨凉。”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年西栅三里长街万家烟火的繁荣景象。

  “桥里桥”往东10余米就是“厅里厅”,一条长满苔藓的小径,迤迤而去,幽幽的引你入内。进入院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栋明清风貌的大宅。此厅属朱家,故百姓称“朱家厅”,建于清末民初,砖石木结构,四周高墙,厅前是石板庭院,东西有两厢房,厅后有石板天井。主体建筑一楼一底,雕梁画栋,楼上楼下的长窗上,雕刻着“岳传”、“二十四孝图”及花卉图案,地上铺着厚厚的青灰方砖,走上楼,蓦然发现楼上也铺着方砖,可以在楼上碾米、磨豆腐。据说在桐乡境内独一无二。除了朱家厅,西栅还有蔡家厅、费家厅、徐家厅、宋家厅、巴家厅等十几座保存完整的传统厅堂。

  2003年,开始对西栅景区的保护与开发,所有居民外迁,实施大规模的封闭修缮,恢复人文古迹和人文景观。去年重游西栅,原先的西大街依稀能识别,其余新建的宅院、商铺、园林,呈扇形向两边延伸,显得错落有致,有不少曾载于镇志或文献。或许,明清时期最繁华的西栅,就是这个样子吧。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