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天地 > 教育漫谈

“走出去”,想清楚了再踏这一步

2018年09月04日 10:1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钟美琴

  选择去读国际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申请国外大学,走出国留学之路。

  花费昂贵的学费出去,值?还是不值?怎样的选择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会更有利?这是每一个送孩子读国际学校、准备出国留学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出国留学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选择出国留学不该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方式。所以,家长一定要弄清楚送孩子出去留学的目的,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去留学?出国读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想清楚了,再踏出这一步。

  A

  什么样的孩子出去更合适

  许多家长告诉记者,如今,桐乡孩子读国际学校、申请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这与桐乡人经济条件的改善,与杭州、上海等地的交通日益便捷有关,更与桐乡家长们重视教育有关。在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面对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有条件的一部分家长愿意尽一切所能送孩子出国学习,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增长知识和阅历。

  许多家长从网络、电视、报纸、书刊上了解到,国外许多大学的综合实力比国内大学高出一大截,就目前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无可争议、让人无可辩驳的事实。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选择实力更强劲的国外大学,这样的理由似乎不应该被拒绝。

  然而,如何选择孩子出国留学的时机?选择怎么样的学校?背后拼的除了经济实力,更是家长的智慧。国内教育和国际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体制,两者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家长去拿捏。

  业内人士认为,每个家庭的境况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相比于国内应试教育,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更为自由灵活,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进行自由规划。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校长魏挺茅告诉记者,从她接触的许多学生来看,那些内心强大、自控能力很强的孩子,能够从国外自由灵活的教育体制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长项,但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要靠大人管的,特别是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因此,家长一定要慎重考虑。

  “其实,在国内读个本科,再出去几年读个研究生,这样最好。”市民吴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这个看法与桐乡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观点如出一辙。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国内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而国外,特别是世界名校,其高等教育有优势,如果在国内本科读好再出去深造几年回来,那么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就都享受到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大学是宽进严出,即便进了名校,但孩子未必就能顺利毕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机构只管送出去,而回避毕业率这个问题。事实上,毕业率,尤其是名校的准时毕业率还不到50%。

  有识之士认为,对于读国际学校、出国留学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留学问题,要让孩子们明白,出国留学是为了学到更前沿更先进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培养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思路,而不是要抛弃或否定中国的传统与文化。“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好爱国爱家教育,因为最终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回来的。”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校长钱乐忠说。

  若有这样的铺垫,孩子就会很清晰自己出国留学的目的,会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发展的不同,而不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B

  她,“走出去”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35岁的小菇,从英国留学回来已经5年了,目前在从事留学顾问的工作。老公是她在英国留学期间认识的。

  “国外的教育方式可以说与国内是千差万别的,老师不会教你更细致的内容,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主动学习,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业压力很大,一点不比国内轻松。当然,那些土豪家庭孩子去混文凭的除外。国外的大学会有大量的团队作业,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你的人际交往和团队能力……”小菇说,留学生其实不像以前那么光鲜了,留学的过程更是充满了孤独和痛苦,可是留学的那段经历会成为你人生中宝贵的财富,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出国留学可能会后悔3年,不出国留学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留学时,你结识到了许多新朋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非洲、亚洲、白种人、黄种人、黑人……你的视野开阔了,你的交际圈也扩大了,你见识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也会改变自己的观念,让自己的思想更加饱满和丰富。”

  而在出国之前,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小菇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十指不沾洋葱水的那种,但出国后,她得自己学会做家务,自己洗衣服,国内的同学、朋友会因为长时间的不联系而渐渐疏远,学业上的压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毕竟,父母不是什么大老板,家里花了那么多钱出来读书,总想着自己日后怎么赚出来。

  但熬过了不适应期后,慢慢学会了独自去面对一切,在逆境中内心会强大起来。“当你留学结束,完成学业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虽然眼下自己的收入跟同龄人相比不见得高,甚至还不如有些同学,但回首自己这些年的国外经历,很多出国留学了回来的人都有和小茹类似的感受,他们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们这段丰富的生活体验。格局更大、视野更宽阔,做事更独立……显然,这些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C

  他们,“走出去”却让家长心慌了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部分孩子很早“走出去”,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烦恼。甚至有孩子,在上完国际高中,出国后一年十分不适应,最终放弃留学归国的。

  而很多孩子虽然没有当“逃兵”,也在国外扎住了根。但是,他们的父母无奈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经过多年国外教育体系的学习培养和生活经历后,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言行举止上,都与父母之间产生了距离,显得越来越难以沟通和疏离了。

  吴先生在市级机关工作,儿子扬扬一直以来是他的骄傲——在桐乡小学毕业时,就考上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在初中毕业之际,又考上了新加坡一所高中,并顺利考入有着“亚洲龙头老大”之称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扬扬的学习成绩一路开挂,几乎不用父母操什么心,家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为了孩子作业的事闹得鸡飞狗跳的情况,也没有别人家孩子那种青春叛逆期与父母对着干的情况……这一切,一度让吴先生引以为傲。

  然而,从17岁起就出国留学的扬扬,至今已在国外独自生活了八九年,各种想法、观念与父母之间慢慢地有了分歧。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吴先生,尽管一直试图用中国传统观念去教育并影响儿子,但感觉效果越来越微乎其微,渐渐生出了挫败感:“当初放他出去时,总想着他过几年会回来的,哪想到放出去的风筝,不是我想收就能收回来的,我们已经很难用自己的观点去改变、扭转他的思想了。”

  去年,扬扬大学本科毕业。作为父亲,吴先生早在一年多前就反复劝儿子考研,在国外读个研究生,拿到文凭后回国发展。“现在本科生这么多,哪里容易找得到好工作?”然而,父亲的一番良苦用心,儿子却不领情,并一口拒绝了:“为什么一定要读研究生?”

  原来,新加坡的国情与我们国内完全不一样。新加坡的观念是:如果这个岗位本科生能胜任的,绝不会招研究生,他们认为那是一种人才浪费。

  由于新加坡学制与国内不同,扬扬似乎“荒废”了近2年时间,到26岁才本科毕业。“要是在国内读的话,26岁研究生都毕业了。”吴先生懊恼地说道,而眼下,他又为儿子的婚姻大事着急了,可又无可奈何。

  另外,扬扬在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时,曾就拿政府奖学金签过一份协议,要求在那里工作6年。但儿子执意要履行合约,并在那里找好了工作,且并没有要回国来的意思。“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想当年,吴先生风风光光放出去的那只风筝,已经越飞越高了,高得他心里有点发慌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而高先生的儿子高远(化名)留学后,竟然“一去不复返”。

  2005年,高远飘洋过海去了澳洲,从此,与父母之间的牵挂就变成了一根电话线。后来拿到了绿卡后,他更是几年才回来一趟。娶妻后,夫妻俩一直没有想要孩子的意思,这让国内的父母伤透了心。高先生说,为了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他们两代人之间闹得很不愉快,这两年基本上没什么联系。

  风筝放上天,已经由不得你了。当初,高先生觉得,自己省吃俭用送儿子出国,是希望儿子有一天回来光宗耀祖的,可如今,他的朋友们大多已退休,开始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了,而他们夫妻俩的身边只有一只小狗作伴……

  D

  他们,“回来”后真的“身价不菲”吗?

  与出国留学后选择留在了国外的不同,早在1999年就到东欧一个国家留学的小锋,在2007年就回到了国内。

  小锋告诉记者,当年他出国留学那会儿还是件时髦事,高昂的留学费用不是一般工薪家庭所能承受的。小锋说:“那时候我高考没考好,爸爸妈妈就想送我去国外上个大学,因为亲戚朋友的孩子大多出国留学了。”小锋从小家境殷实,做生意的父母早早就为他做好了出国留学、然后在那里开拓生意的规划。

  尽管那个国家的福利是出了名的好,大多数学校学费是免费的,只要在那里留学一年以上就可以免费享受公费医疗……但小锋觉得,虽然这些年结交了不少当地朋友,但在内心深处,他仍然觉得自己很孤独,无法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自己还是更喜欢国内的生活环境和人文情怀。

  随着东欧经济的衰退和国际地位下降,在那里学习、工作生活了8年后,小锋毅然回到了国内,先在北京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了工作。“当时月薪5000元,其实已经比一般的高很多了,但那时我刚回国,觉得自己留学了这么多年,挺牛的,走在王府井大街上都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截,拿这点工资觉得有点儿掉价。”所以,没做多久,他就辞职了,想谋取一份更高收入的工作。

  之后在北京寻寻觅觅了3年,小锋始终感到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2010年,他干脆回到了家乡桐乡。此时,他父母的生意也大不如前了。如今,他和几个朋友合开了一家培训机构,虽然收入不见得很高,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日子过得倒也挺惬意的。

  采访中,不少人士表示,孩子出去接受国外教育多年后,思想上会有很大差别,对国内颇感不适应。比如高远,也曾回国来工作过几年,在上海换了几份工作后,他最终选择了留在澳洲。

  记者在一些招聘网站上看到,“海归”的职位薪水,确实没有想像中那么高。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海归”的工资分布中,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6001~8000元,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海归”分别占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5.8%。

  留学,想清楚了再踏这一步。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