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古诗里藏着的夏天

2018年08月08日 09:4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彭佩

  炎炎夏日,信手闲翻诗书,偶然读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夏日山中》,颇觉有趣。“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这是一首关于古人消暑纳凉的诗: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古时的夏天究竟是什么模样?除了脱掉衣服赤身裸体置身大自然,展现君子“坦荡荡”的气质,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我牵携着兴致,在古诗里寻找,渐渐的古时夏天的模样在泛着香味的诗文里清晰起来。

  古诗里的夏天,散落着纯真的童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描写了正是梅子黄时,浓绿的芭蕉叶慷慨地将油油的绿意分给纱窗。长长的夏日里,午睡起来仍觉慵懒,可是孩子们却在外面兴致勃勃地捉柳花玩呢!是啊!小孩子的心里永远是纯洁的,没有烦恼的!

  从杨万里的另一首诗作《宿新市徐公店》里,我分明听到了孩子们咯咯的笑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孩子是快乐的化身,一只翩翩飞舞的黄蝶就能激起他们的兴致,蹦蹦跳跳地去追。而那黄蝶却飞入金色的油菜花里失去了踪迹!可爱的小孩撅起小嘴,粉嘟嘟的小脸写满了失望和委屈!

  夏天的炎炎烈日,阻挡不住孩子们放飞的童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的《所见》呈现出了牧童骑牛放歌,上树捕蝉的乡间景致,让人情不自禁泛起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古诗里的夏天,勾勒的是立体的美卷。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样描绘着夏天: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尽管笔触主要描写的是劳动气氛,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却让初夏的美景分外出彩。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从高骈的《山亭夏日》里,我分明看到了静美,嗅到了芬芳、感受到了清凉。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的《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里,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风中归燕,刻画的是一幅有声有色,立体的夏景图,及至水摇扇影惊戏鱼,则已达到人景合一,浑然一体,真是妙趣横生,委婉多姿!

  古诗里的夏天,珍藏着无尽的闲情逸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采莲曲》,讲的便是采莲忘暑的闲逸时光。六月又称为荷月,满池清香,荷叶田田。穿梭于层层叠叠的阴凉,泛舟采莲,水上风来。

  诗人陆游或许是消夏乡村游的鼻祖,他在《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中如此写道:“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文字直抒胸臆:城市里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乡下的农家乐不失为避暑的好去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从赵师秀的《约客》里不难看出,听雨下棋,是古人夏日休闲时光的一个精致缩影,其中的乐趣,是生于浮华的凡夫俗子们所不能体悟到的。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