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时政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8年08月01日 08:2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吴卓尔 实习生陈涔

  编者按:8月的风雨,流淌着激情与热血;8月的色彩,描绘着勇敢和担当。

  8月,是属于军人的节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日子里,本报记者走近4位军人,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书写一份对战士们的敬意。

  穿上军装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中队士官长杨涛

  入伍15年,他先后参加过各类灭火救援5000多次,从高空、洪灾、火场等处救出过遇险群众,和战友一起为国家和人民挽回财产损失。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火与热的战场,他就是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中队士官长——杨涛。

  今年33岁的杨涛来自河南横川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03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消防战士。“警铃拉响,无论你在何时何处,必须马上出警,奔赴救援一线,这是一名消防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杨涛说。

  作为一名士官长,每一次抢险救援,杨涛总是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2015年8月11日晚上10:48,市区振兴西路金信铭苑4幢201室民房起火,有多名人员被困。为了尽快解救被困人员,杨涛坚持“边灭火,边救人”,他在战友的配合下,不顾被大火灼伤的危险,利用挂钩梯破拆房子南面主卧防盗窗,将房内母女3人安全救出。随后又成功搜救出11名被困群众,有效遏制了亡人火灾的发生。

  “生命是无常的,但我们消防战士能做的就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抢人。”杨涛说,他至今难忘汶川地震后,他随部队赶赴当地救援的经历。余震频繁,满眼都是残垣断壁,到了夜晚,四周便是一片漆黑……在那样的环境下,杨涛和战友用双手扒土,用双肩抬板,用双膝顶梁,从废墟中救出受困群众,把遇难者遗体搬运出来。

  像这种临危不惧的救援故事,杨涛身上还有很多。因为表现突出,他多次受到嘉奖,今年还被评为嘉兴市“十大消防卫士”荣誉称号。可是自古忠孝难两全,当记者和杨涛聊到“家”时,这位铁打的汉子忍不住湿了眼眶。

  自入伍以来,杨涛回老家的时间很少,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前年母亲被查出胃癌晚期,可是为了不影响他工作,家里一直瞒着他。“从母亲患病到去世,我陪伴她的日子不过只有几天,我心里充满了愧疚。”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办完母亲丧事后,他又立即回到桐乡,坚守在工作一线。

  杨涛说,他把对家人深深的愧疚化作工作上前进的动力。他深情地说:“穿上军装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如果可以,我真的愿意在部队待上一辈子。”

  

  矢志军营青春无悔

  武警嘉兴市支队桐乡中队王玉峰

  青春,有太多的颜色,而军旅生活赋予了青春独有的那份热血沸腾与永不褪色。

  2017年9月的南京,一如往昔秋高气爽。穿着帅气的迷彩服、提着迷彩包,1998年出生的王玉峰踏上远行的车,离开南京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热烈的新兵欢迎仪式让他感受到了军营的温暖,也让他对即将开始的生活无比期待。

  和很多男孩子一样,王玉峰对军旅生活始终满怀憧憬。“我的父亲年轻时也曾参军,在我从小的记忆中,军人的形象始终在父亲身上留有痕迹。”沉稳端方、做事低调,虽然自己与父亲的交流不多,但在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中,王玉峰想要成为一名军人的心更加炽烈。

  当机会来临时,王玉峰毅然决定报名参军。“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连续两年报名,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成功入伍。”就在2017年,经过初检初审、体格检查、政治考核等层层选拔后,他终于圆梦。

  “说起来,新兵连的日子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新鲜、新奇、新面孔、新的开始。”整齐的营房、严格的训练、浓浓的战友情……虽然才过去一年不到的时间,但再回忆,新兵连的场景仍让王玉峰心生感慨。“前一天我还在家里,转眼已来到梦寐以求的军营。制式的军装,豆腐块被子,架子床,任何行动都要打报告,手机没收与外界断开联系,哨音集合列队前进……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提起新兵连,每一名当过兵的人都会想起自己的新兵班长,王玉峰也不例外。“新兵班长像我们的老师,又像我们的大哥,现在想起总有一股暖流在心田。”初来乍到的不适应,班长给了王玉峰许多帮助,“班长很朴实、很友好,他会聊自己还是新兵时的经验,帮我们调整情绪,让我觉得特别踏实。”

  十八九岁的年纪,总会向往新鲜刺激的生活,而真实的军营生活,却是平淡如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每天按点起床、按点出早操、按点训练、按点吃饭、按点跑步、按点熄灯睡觉……

  “一开始确实会想家,但真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自己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担心。”王玉峰笑道,3个月的摸爬滚打,3个月的严抠细训,自己渐渐学会了承担。3个月的时间,见证了他从青葱少年向军队战士的蜕变历程,其中充满了艰辛、汗水、苦涩、疼痛。“有句话说得好,青春无悔。在新兵连的日子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光,更是我军旅生涯中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

  经过了新兵连3个月的培养历练,王玉峰圆满完成新训任务,来到了武警嘉兴市支队桐乡中队,开启了军旅生涯新征程。“在青春最美好的日子里,这段时光陪伴着我,我不曾后悔。”

  

  95后武警“老班长”的血性青春

  武警嘉兴市支队桐乡中队执勤班班长骆继法

  95后小伙骆继法,是武警嘉兴市支队桐乡中队执勤班班长,今年是他参军入伍的第五个年头。

  “部队是让我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担当与责任,也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5年的部队生活,让骆继法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钢铁战士。

  2013年,刚满18岁的骆继法决定去参军,父母担心他年纪太小,当兵又太苦,怕他坚持不了,他却坚定地说服父母,毅然坐上火车,从江苏宿迁来到了武警嘉兴市支队。

  武警部队是一支担负执勤,应对突发事件及支援国家建设的特殊队伍。进入军营后,训练成了骆继法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平时训练强度大、专业性强,即使在高温天气下,也不能松懈。

  每天清晨,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中时,武警战士宿舍已经吹响了起床哨、亮起了灯。骆继法翻身起床穿衣叠被,洗漱后出早操、吃早餐、整理内务,战士们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训练和执勤。

  高温三伏天,砺兵正当时。三伏天的训练让武警战士们一次次挑战着自己体能的极限,武警战士们往往刚刚训练了一会儿,汗水就已经湿透了全身。在日常训练中,骆继法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为的就是掌握多项军事技能,日后应对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连日来,战士们都要完成5公里的越野,一天下来,战士们日均都保持了9小时的训练强度。”骆继法说,对于军人来说,每天单调的执勤和训练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训练只为在人民需要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

  在武警嘉兴市支队桐乡中队,骆继法已经是一名老兵。作为班长,骆继法一直把自己当成战士们的大哥,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他将自己所长毫不保留地教给大家,成为许多战友军旅生涯的一个引路人。

  “很多年轻人刚来个人主义比较严重,自理能力也比较差,但部队是个大熔炉,在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地方,他们明白什么叫纪律,也理解了集体的含义。而我也跟他们一起成长。”骆继法笑着说。

  在谈到未来有可能要面临转业的情况时,骆继法憨憨地一笑,漏出可爱的虎牙,他说,他最热爱的还是部队生活,希望好好完成军人的角色,如果到地方上去,就完成在地方上的角色,永葆军人本色。本报记者沈晓洲

  把青春揉进绿色军装

  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中队战士鲍祯杰

  去年9月,刚满20岁的鲍祯杰终于圆了儿时的“当兵梦”,经过2个多月新兵连的“魔鬼式训练”后,今年年初,他来到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中队,成了一名消防战士。

  尽管鲍祯杰在入伍前就知道部队训练很艰辛,但没想到会这么辛苦。“在新兵连时,我每天5点半就起床,体能训练、业务训练……直到晚上9点多才能躺下休息,真是累得够呛。”鲍祯杰说:“但在战友们相互鼓励,咬咬牙也就熬过来了。”

  “虽然我是新兵,但我知道在部队,说漂亮话不如把事情干漂亮。”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实战技能,鲍祯杰总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训练,一次练不好就再来一次。近段时间以来,桐乡都是晴热的高温天气,可是鲍祯杰和战友们的训练从未间断,从使用各种消防器材的灭火技能到各种救援技能外,还要全副武装进行体能训练。

  训练一天下来,鲍祯杰湿透了的衣服一会儿被热气烘干,一会儿又重新被汗水打湿,这样的循环他早已习以为常。正是一次次不服输,一次次跌倒再爬起来,这个曾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成长成一名皮肤黝黑、身上带疤的真正男子汉。

  除了过硬的实战技能,克服恐惧、知难而上也是消防官兵的必备素质。毕竟,不是所有人生来就能习惯生死,而与“死神共舞”却是消防官兵的常态。

  今年5月,市区一草坪起火,等鲍祯杰和战友赶到现场时,火势已经有点大了。“以前,我总是在电视里看到火灾的场面,可是真的面对熊熊大火时,我心里还是会发怵。”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鲍祯杰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作为消防战士,硬着头皮,咬着牙也得往前冲。”

  作为一名新兵,鲍祯杰现在只是负责在火场外铺设水带,但他已经在烟热模拟室的训练中体会到火灾救援有多不容易。“烟热模拟室内烟雾弥漫,我的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只能小心翼翼地用手和脚来摸索前进,心里真的是说不出的紧张和害怕。”但他说,他一定会战胜这个困难,因为只有这样,他能才能在真实环境中开展救援。

  当记者问鲍祯杰,放弃大学生的身份选择当兵,他后悔吗?这个满脸稚气的小伙子一脸坚定地回答:“不后悔!作为一名军人我很自豪,相较于同龄人,我的青春正因为这一身军装才显得格外不一样。”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