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教育天地 > 校园新闻 > 小学、初中

“德育之花”绽放桐乡校园

2018年07月25日 12:1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撰稿 钟淑婷

  在桐乡七中,“感恩教育”已经温暖地渗透到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校根据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德育的社会规定性和时代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精心编写了孝敬感恩教育校本教材《感恩的心》,让感恩教育课程化,实现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美德的种子。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一代人的成长,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桐乡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的过程中探索创建了“真人德育”的教育品牌模式。同时加速推进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课程,真正做到将德育渗入细节,开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枯燥的说教少了,有趣的活动多了……一系列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横空出世,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培养爱好、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这其中,启新学校的“才艺三十分钟”舞台演出,在桐乡已经小有名气。每周三中午,学生们便会大显神通,通过讲故事、演小品、舞台剧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德孝礼仪等搬上了舞台,一展身手,享受载歌载舞的乐趣。这一德育模式首创于2005年,10多年来,已经成为启新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一张有分量的名片。

  而各类生活化实践,也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洲泉镇中心小学晚村校区的农耕园内,学生们每周都会来到这里做一次“农民”,上一堂动手又动脑的种植课。在这里,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同时还在劳作中收获了丰收的喜悦。而在农耕园内收获的果实,学校也会定期奖励给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创作出好的成绩。除了锄地、育苗、栽种、浇水、施肥等,有时候,种植老师还会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蔬菜义卖等各类活动。而爱心义卖来的钱,也被存入了学校的爱心基金,用于帮助学校里的困难学生。这类体验式的活动,带给孩子的成长触动比口头说教一百遍更加直观、有效。让孩子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一种品德滋养,对孩子的一生成长弥足珍贵。

  眼下,桐乡很多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涵养学生,并形成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品牌。以著名摄影人徐肖冰、侯波命名的摄影艺术学校城北小学,便结合摄影特色提出了“影像德育”的理念,在摄影教学中反映育人特色,借助影像力量帮助学生树立真人榜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地处江南运河支流北沙渚塘畔的虎啸中心小学,一直把传承运河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价值取向,坚持开展了十七年的“走读运河”德育活动,以活动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龙翔小学通过杨园文化的思想引领,对先贤杨园先生伟大人格、实学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进行研究,结合本校德育特色,形成具有杨园文化特质的校本德育课程,通过校本德育这一载体提高学生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文化校园的建设……文化涵养学生,对学生在身心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然,再好的德育教材都比不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再好的德育浸润都比不上老师的潜移默化。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打造一支风清气正、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为此,桐乡各校便十分注重加强班主任的师德教育和教师养成教育。比如,在凤高,有一个连续举办了十届的班主任节,通过10年的坚持,凤高将这个节日深深地扎在了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成为大家重要的“法定节日”。“真没想到这帮孩子这么有心!”说起班上的孩子,已经做了10年班主任的张慧脸上有着说不出的骄傲和喜悦。原来,在第十届班主任节期间,班上孩子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他平时午休没有被子,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午睡的被子,让他特别感动,又觉得孩子们特别可爱。

  德育工作“见微知著”方能“润物无声”。品行为先的教育理念,在桐乡青少年中培育了一大批的德行模范。比如龙翔小学的冯钱睿积极参加各项公益劳动和时间活动,并组织参与数十次义军义卖活动,同事组织同学们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并成立了“班级绿色基金”,用基金买矿泉水送给环卫工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也都参与到了公益事业中。来自振东小学的“小雷锋”余思颖在放学路上捡到钱包,想方设法及时交还失主;她还制定家规,按照规定执行,曾因此获得桐乡市“遵纪守法好学生”荣誉称号。


编辑:潘竞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