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杨园先生和《补农书》

2018年07月16日 08:52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高玉林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诞生于柞溪(今属乌镇)杨园村,成名之后,人们因地而尊,称之为杨园先生。

  杨园的父亲名明俊,字九芝,中过秀才,品行端庄,生性至孝,曾赴杭城乡试,忽悉母亲生病,竟不听旁人“亲疫未革、终场再行”的劝导,中途折返家中侍奉母亲。杨园自幼受家庭的熏陶,聪明好学,五岁时,父亲教读《孝经》,七岁入学塾。可惜父亲明俊中道捐躯,卒年仅37岁,时年杨园仅九岁。其母沈氏也很有教养,担负起培育双雏的重任,常常教导杨园兄弟两人道:“孔孟两家也是无父儿,止为肯学好求,便成大圣大贤,尔勿自弃也”。因此兄弟两人“遂专力于孔孟之学”。不久母亲也逝世,年仅四十五岁。时杨园二十岁。

  癸酉年(1633),杨园先生应邀去洞里镇挚友颜士凤家初为塾师。不想此门一入,从此开始了一生长达四十年的塾师生涯,他曾前后辗转多地大户人家任塾师,常常告诫塾童:“须读有用之书,当务经济之学,毋专习科举制义。”先生课蒙极认真,方圆百里,识者争延。如语溪(崇德)吕留良家为延先生课子,曾虚席两年。这些都为先生赢得了极好的声誉。吕留良得杨园如鱼得水,两人志同道合。时吕留良41岁,杨园已61岁,成了忘年交。吕家的东庄“廓如楼”成了两人研讨学问、著书立说的场所。

  在治学中,杨园善于思考取舍、博采众长。他曾说过“圣贤用心要使天地间物物各得其所,学者顺从此起念,方有成就。”又说:“为学自不欺,自亲长始。”因此,先生“生平学问专务居教务理,躬行实践,力求以仁为本,以修己为务,以中庸为归”。他一生著作颇丰,有《经正录》《愿学记》《读易笔记》《四书朱子语录摘抄》《言行录》和《补农书》等,后人辑为《杨园先生全集》54卷(《四库全书》著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补农书》。杨园先生积学致达,甘守清贫,课读闲暇,下田劳作,亲自务农,并与老农为友。读书课馆之余,先生在杨园村躬耕一辈子,故举凡田家纤悉之务,无不及其事而能言其理。十数年后,杨园亦熟谙农事,“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诸行无不精通”。顺治十五年(1658),著成《补农书》。“补”者,乃补湖州《沈氏农书》之不足。《补农书》是关于桐乡农事经验的一次大总结。书中提到自家庭院中多栽有黄、白菊花,可以供点茶之用,也可入药。而桐乡一带普遍栽种白菊花,三百年后大盛于世。俗呼“杭白菊”,迄今仍是农家重要的经济作物。《补农书》上下两卷,上卷引湖州《沈氏农书》,下卷为先生自书。先生所补农书中,首提“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农事随乡,地之利为博,多种田不如多治地”要旨。也因此,先生无意之中成了一位让后人敬仰的农学家。近代学者陈垣著《补农书研究》,颂扬其为“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一种最宝贵的遗产”。杨园一生以理学为宗,而后人对《补农书》推崇若是,恐怕也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编辑:潘霞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